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号。1883年,孙中山先生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辛亥革命以后,他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
为了纪念他,1979年2月,正式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中国植树节的设立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改善环境。
在各种祭祀与禁忌之外,二月二还有丰富多彩的饮食习俗。而这些饮食习俗也大都与龙相关。清人富察敦祟在《燕京岁时记》中说,二月二日这天吃的饼叫“龙鳞饼”,吃的面叫“龙须面”。老百姓还把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蒸馍馍叫“蒸龙蛋”;炒黄豆叫“炒龙蛋”等,不一而足。
二月二老百姓的各种活动中,最有特色的是“打囤”。打囤也叫“打灰囤”、“围仓”、“围仓囤”等。宋代就已经很盛行,陆游诗中提到的“处处遥闻打囤声”,应该就是描写的这种场景。元朝赵孟頫的《题耕织图奉懿旨撰》更是比较细致地记录了这一风俗:“散灰沿旧俗,门径绕周遭。所冀岁有成,辛勤在今朝。”
二月二是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关于二月二这个节日的记载,白居易的《二月二日》诗中说:“二月二日新雨暗,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娲皇没后几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间闲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农历正月二十日是“天穿节”,我国农村中流传着用煎饼补天的习俗。“天穿节”的来历与女娲补天有关。上古神话中说,两个天神,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发生了矛盾,打起仗来。
如果要评选中国的狂欢节,以“闹”闻名的元宵节最合适不过了。“闹”是人们对元宵节最深刻的感受。元宵节的热闹首先在于放烟花,也叫“焰火”。民间还叫“放花”、“放百花”、“燃火树”。烟花的种类很多,像起火(也叫“起花”、“钻天鼠”)、西瓜炮(也叫“灯花炮”)、地老鼠、一丈菊(也叫“举花”、“手花”)、火梨花(也叫“铁梨花”)、旗火、二踢脚(也叫“两响儿”)、滴滴金等。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要说正月十五的特色食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元宵。正月十五的元宵和春节的年糕饺子、端午节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饼一样,都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灯谜,民间也叫“打灯牌”、“打独脚虎”、“灯虎”。这是一种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的智力游戏。在正月十五的尽情娱乐中,观灯突出了“赏”,猜谜则突出了“竞”。灯谜上灯,使灯在红红火火中多了几丝回味。
元宵节还有一个名字叫“灯节”。放灯、赏灯是百姓们最喜欢的元宵节活动了。有史书记载,元宵节的张灯活动始于汉而兴于隋唐。自汉明帝时,佛徒借灯比喻“破除黑暗”的意义而极力倡导,这种活动便逐渐蔓延开来。南北朝时,张灯活动已蔚然成风。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广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入寺为僧,其宫中每年正月十五都要张灯结彩举行庆典。
元宵节又称上元,是春节之后的第一大节,时间为正月十五日晚。在我国古代的语言习惯中,宵是夜晚,元有开始的意思,元宵也就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夜晚。它之所以成为节日,主要得益于它在古代历法中独特的位置。
正月十六又叫“闲闲日子”,俗称“十六日”,民间在这一天也有许多活动。主要是走百病,既可以跳绳为戏,也可以郊游、爬山、过河、走桥、踏青田、入寺庙,直到天黑才回家。郊游都有一定的去处。过去在山东,曹县是游列女寺;平阴十六日晚男女齐赴文庙;德州妇女登城门;潍县妇女到真武祠进香,先在暗中摩弄真武大帝陪神赵玄坛所跨的木虎(俗称老猫),据说摸摸老猫,一年不生病,又到神祠庭前以艾灸左右两个石人,说是灸石老、石婆,一年不生疮疖,叫作“跑老猫”。《潍县竹枝词》曰:“新正节始过元宵,结队城头跑老猫,为乞一年百病无,艾香争把石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