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日习俗

元宵节放假吗2022年假期 元宵节是法定节假日吗

虽然元宵节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重要,但因为距离春节太近,且不属于国家法定节假日,所以是不放假的。

元宵节放假吗2022年假期 元宵节是法定节假日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春节,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内涵。

元宵节放假吗2022年假期 元宵节是法定节假日吗

正月十五闹花灯是我们的传统习俗,各式各样精美的花灯汇聚街上,令人目接不暇。

元宵节放假吗2022年假期 元宵节是法定节假日吗

每逢元宵节,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除此之外,元宵节还有踩高跷、舞狮子、看花灯、逛庙会等习俗。

阅读全文
万年历资讯
  • 广西祭祀亡者的活动 广东亡灵过桥是什么
    广西祭祀亡者的活动 广东亡灵过桥是什么

    广西宾阳等地的新亡之家,如遇丧后的第一次春分、清明、秋分、冬至、除夕,俱先期到亡者之墓焚香、陈牲醴拜祭,谓之扫新坟。在平乐,清明到谷雨为省墓期间,新葬者老幼聚哭于坟前,远年则否。

  • 浙江做阴寿是什么 湖南祭祀亡者的活动
    浙江做阴寿是什么 湖南祭祀亡者的活动

    浙江丽水地区,除了清明节、中元节要上坟祭祖外,人死满十年,还要为其“做阴寿”。做阴寿通常选择在人死十年后的死者生日里做,其形式与生人做寿一个样。举行仪式时,亲友送礼致贺,主家设筵待客,有的甚至请木偶戏班或民间清唱班来助兴,十分热闹。做阴寿时需接亡魂回家受贺,享用子孙纸衣者,谓之送寒衣。

  • 做忌和其他祭祀 各地祭祀亡者的活动
    做忌和其他祭祀 各地祭祀亡者的活动

    除上述一些祭祀活动外,在一些年节,如清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朔日和三年祭以后的死忌日,以及某些特殊的祭日里,各地也都有一些祭祀亡者的活动,但其形式与内容有的也有比较独特的地方。

  • 浙江三周年祭风俗 四川三周年祭风俗
    浙江三周年祭风俗 四川三周年祭风俗

    浙江的情况相差无几,如海宁人27月而服终,届时脱服改吉。“择日礼忏,鼓乐,宾朋奠送,曰撤席,亦曰除帏。”是日,“以所供之亭用冥镪堆积,奉位焚之,甚有扎船、扎屋,僧道赞唱,铙钹喧阗,曰修船、修屋者”,然后奉主入祠。

  • 三周年祭与除灵脱孝 各地的三周年祭风俗
    三周年祭与除灵脱孝 各地的三周年祭风俗

    除灵也称除服、除孝、脱孝等。其祭仪古称禪祭,按照古礼应在人死后的27个月之时,但实际上,有的地方在49日、百日、周年或二周年时除灵,有的地方则是在人死后整整三年之时才除灵。

  • 二周年祭是什么 各地二周年祭风俗
    二周年祭是什么 各地二周年祭风俗

    二周年祭即古礼所说的大祥或“再期年”。其在亡者死后的第二年忌日里进行。但实际上,有的地方在这个日子里做的是所谓的三周年祭。因为有的地方的民间认为头尾加起来算,丧后二周年的忌日实际已有三年,或者死者气绝时算一个忌日,周年实际是第二个忌日,而二周年过的是第三个忌日。

  • 周年祭是什么 周年祭风俗有哪些
    周年祭是什么 周年祭风俗有哪些

    周年祭实际上是新亡者死后头几年死忌日祭祀的总称,它通常得举行三次,即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也即古代所说的期年、再周、三周,其祭祀古代称为小祥、大祥、禪祭。如河北省张北民间就认为,周年祭为死者死后第一二三年之祭祀也。

  • 闽台做百日俗称什么 百日祭的时间是几天
    闽台做百日俗称什么 百日祭的时间是几天

    在闽台,老人死后的百日要举行俗称“卒哭祭”的百日祭。届时,丧家除准备牲醴、猪羊、馒头等外,也要准备供死者享用的物品,如一小袋米,一小碗花生油,一小碟盐,一盒火柴,一小捆用龙眼树枝条劈成的小柴片,一小束用红丝线绑住的韭菜。

  • 北京河北做白日的风俗 成都把百日祭称为什么
    北京河北做白日的风俗 成都把百日祭称为什么

    北京顺义一带一样有“六十日祭”,其主要也是“备船、桥”等焚化给亡人。天津人也在丧后六十天时焚船、桥,悉以纸糊之,大者丈余,小者数尺,“谓死者之灵须过混河,备此则能渡矣”。河北的情况类似,如在遵化,人丧后六十日,祭焚法船。

  • 做百日是什么 做百日怎么进行
    做百日是什么 做百日怎么进行

    人死后的百日左右,各地通常都有“做百日”的祭奠仪式。在北方多为到墓地供祭与哭奠,而在南方地区,则有比较多的仪节。黑龙江各地在人死后的百日都有祭祀,届时,丧家需上坟致祭,亲友送钱及纸箔或纸扎花盆、金银等类,丧主设席留宴,款待来宾。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