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大夫和郎中称呼的由来 杏林和坐堂医指的是什么

2024-06-24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什么职业都有称呼,现代的称呼和古代的称呼大有不同,现代的治病看诊者死医生,那么古代为人看病的叫做什么呢?一般死大夫和郎中,那么你知道大夫和郎中称呼的由来吗?杏林和坐堂医指的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大夫和郎中称呼的由来 杏林和坐堂医指的是什么

大夫

“大夫”称呼的由来

大夫是对医生的尊称。为什么称医生为“大夫”?

大夫在古代是一种官职,读作“dàfū”,但不是医官。古代时,天子及诸侯都设立这种官职,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三级。秦汉以来,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名。到了宋朝,开始设置大夫以下的官阶。医官中最高级是大夫,其次为郎,又称郎中,以下便是医效、祗侯等。后世之人,因为大夫是医官中最高的职位,所以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dài,而不读dào。

“郎中”称呼的由来

郎中是医生的别称。为什么称医生为“郎中”?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称中医师为郎中是从宋朝以后民间开始的。当时,有位官至郎中的人,名叫陈亚,曾以中药名写诗百首,时人誉为“药诗”,以后便有学者以读陈亚的“药诗”为乐事,郎中也渐渐成为中医师的名称。

杏林是怎么来的

杏林是中医界的代称,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词典出汉末三国名医董奉。

大夫和郎中称呼的由来 杏林和坐堂医指的是什么

名医

董奉是汉代有名的中医大夫,相传他在府上给人治病时,不收取诊费,只要求患者在病愈之后,在他的家宅四周随意种下几棵杏树,一般是重病痊愈栽种五棵,轻病痊愈栽种一棵。几年之后,董奉住处的四周竟然有杏树十万余棵了。远远望去,林深树密,茂盛葱郁,无边无际。之后,人们看到杏林,便联想起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董奉先生,由此将给人健康保证的中医界称为“杏林”。

坐堂医指的是什么

“坐堂医”的起源,同“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是东汉时期人,从小苦读医书,学得一身医术。后来因学识渊博、人品高尚,举孝廉,成为长沙太守。在当时,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病,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仔细地为民众诊治。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坐堂郎中”。

同仁堂的由来

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同仁堂中药铺的创始人乐尊育,是浙江绍兴人。

明朝末年他来京行医,住在大栅栏的一个客栈里。清康熙八年(1669年)改串铃行医(走街串巷看点小病)为坐商兼行医,并将所住客栈取名为同仁堂,此为同仁堂之始。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大夫和郎中称呼的由来,杏林和坐堂医指的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