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皇帝何以自称 皇太后为何自称哀家

2024-06-28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我们看到的皇帝都不会称自己为皇帝,而是有另一种称法,我们常见的有“寡人”或“朕”,那么皇帝何以自称呢?除了皇帝,皇后皇太后也有自称,那么皇太后为何自称哀家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皇帝何以自称 皇太后为何自称哀家

皇帝

皇帝何以自称

我们时常在电视剧里听到古代的皇帝都称自己是“寡人”或“朕”。那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如此称呼自己呢?

“朕”原本是个第一人称代词,没有尊卑贵贱的色彩。先秦时期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称“朕”。屈原的《离骚》里就有:“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朕”字变成了皇帝的专用词。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为“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唐代以后,皇帝多称自己是寡人。“寡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古代王侯自谦为寡人,是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高高在上,是最孤独的人,因此自谦为“寡人”。

皇太后为何自称“哀家”

在今天的一些以古代宫廷为题材的影视剧中,里面凡是自称为“哀家”的那个人,必定是死了丈夫的皇太后,那么,她们为何要这样称呼自己呢?

其实,“哀家”是古时候的戏曲里死了丈夫的皇后的自称。如果皇帝还活在人世,皇后是绝对不能自称“哀家”的。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表达无夫之哀。古代妇女以夫为纲。另外,如果不是贵为皇后或太后,也是无论如何不能自称“哀家”的。

皇太后自称“哀家”是因为自己只不过是“先帝”留下来的人而已,所以有悲哀“先帝”的意思。而皇后决不会这样自称,对皇帝多自称妾,妾某氏,对臣子则直接称我。

皇帝何以自称 皇太后为何自称哀家

皇帝

“宰相”这一称呼来源于何时

宰相”一词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设立了。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启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皇帝何以自称,皇太后为何自称哀家”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