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宋代的丧葬礼仪是怎样的 明代的丧礼程序

2024-05-23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所处的朝代不同,文化和信仰也是不同的,在古代时候,大多数人的丧葬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土葬的形式。那么,在明宋时期办丧事的忌讳究竟都有哪些呢?宋代的丧葬礼仪是怎样的呢?想知道明代的丧礼程序,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宋代的丧葬礼仪是怎样的 明代的丧礼程序

丧礼

宋代的丧葬礼仪是怎样的

到了宋代,为了整饬礼仪,敦厚民风,宋人曾多次颁发新的丧葬礼仪,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政和礼》。其规定的丧礼程序为:初终(易服布素,坐哭),复(登屋北面招魂),沐浴、饭含、袭(包括设铭),小殓,大殓(设熬),三日成服,朝夕奠、朔望奠(庶人无朔望奠),卒哭奠(因宋人葬无定期,所以百日卒哭仪式在出葬、下葬前就已举行),启殡,亲宾奠赠赠,陈器,祖奠,及墓,祭后土,反哭,虞祭,小祥,大祥,禪祭,衬。

除此之外,为了整顿礼仪,北宋许多著名的士大夫也在官府修定礼书的同时,著书立说,畅谈自己的观点。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司马光根据《仪礼》并参照当时所行的丧礼程序编撰的《司马氏书仪》。其所定的丧葬程序大致如下:初终,复(就寝庭南面,向北招魂,并设丧主、主妇、护丧、司书、司货等),易服,讣告(讣告于亲戚及僚友),沐浴、饭含、袭(衣殓,并包括始死之奠,立铭旌,设魂帛,吊酹赠,懈踊),小殓,大殓,三日成服,朝夕奠、朔望奠,卜宅兆,卜葬日,启殡,朝祖,亲宾奠赠赠,陈器,祖奠、遣奠,在途,及墓,下棺,祭后土,题虞主,反哭,虞祭,卒哭,衬,小祥(易栗主),大祥,禪祭。由此看来,司马光所制定的丧葬礼仪,虽仍沿袭大量前代的丧礼程序,但也根据当时的民间习惯做了一些删改和厘定,所以别有新意,多为当时的士大夫所遵奉。

南宋时期,儒学大师朱熹又以《司马氏书仪》为基础,并结合民间的社会实践,撰写了《朱子家礼》一书,其撰写与建构的丧礼程序比《司马氏书仪》有所增删,其丧葬程序大致为:初终,复(升屋北面招魂,并立丧主、主妇、护丧、司书、司货等),易服,不食,治棺椁,讣告,沐浴、饭含、袭、奠(设帏幕、尸床,迁尸掘坎,陈袭衣、沐浴饭含之具,沐浴,袭,徙尸床,设奠,哭,饭含,覆衾,置灵座,设魂帛,立铭旌),小殓(陈小殓衣衾,设奠,具括发麻免墨麻,设小殓床布绞衾衣,袭奠,小殓,哭懈,袒括发免墨于别室,迁尸床,奠,代哭等),大殓(陈大殓衣,设奠具,举棺入堂,大殓,设灵床,设奠,主人以下各归丧次,代哭止),成服,朝夕奠,朔日奠,吊奠赚,择地,择日开茔域,祠后土,穿圹,作灰隔,刻志石,造明器,迁柩(启殡:将灵柩迁至厅堂中,准备出殡),亲宾致奠赙,陈器,祖奠,发柩,在途,及墓,下棺,祠后土,题木主,成坟,反哭,虞祭,卒哭,衬,小祥(制练服),大祥(迁祧之礼),衬庙,禪。

宋代的丧葬礼仪是怎样的 明代的丧礼程序

丧礼

明代的丧礼程序

到了明代,明王朝又根据《仪礼·士丧礼》、唐代的《开元礼》和南宋的《朱子家礼》确定了明代官吏与庶民的丧礼程序,并颁行天下。据《大明会典》记载,明代庶人的丧礼程序为:初终,复,治棺,讣告,沐浴,袭奠,饭含,置灵座,设魂帛,立铭旌,小殓,大殓,成服,朝夕奠,朔日奠,吊奠赠,择地,择日开墓,祠后土,穿圹,作灰隔,作神主,迁柩,祖奠,发引,在途,至墓,柩入圹,虞(加灰隔内外盖实以石土而渐筑之),祠后土(于墓左),题主,反哭,再虞,三虞,卒哭,树,小祥,大祥,禪。清代的葬礼制度基本延续明代,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满族则保留某些本族葬俗。至清末,随民族的融合,这种差别逐渐减少,到“宣统元年礼部议划一满汉丧制”后,满汉的差别才在礼制上取消了。

然而,根据许多地方史料记载看,实际上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至少在中国南北方,葬俗仍存在一些差别。如近现代中国北方流行的葬俗程序和形式大体为:1.病笃:换床(易篑),沐浴,小殓(衣殓),送终。2.初终:倒头,指路(招魂),出殃榜,报丧,报庙(送浆水)。3.大殓:转空,入殓(棺殓),开眼光,封钉,成服,设灵堂,接三,家奠,送三(送路或送魂),做首七(望乡),停

灵暂厝,守灵(朝夕奠)。4.开吊:讣书,棚彩,送祭礼吊唁,宴宾客,作佛事,家祭、点主、辞灵、伴宿(坐夜)。5.发引:出堂(移棺),升棺(于灵车)或起杠、摔丧盆,送灵,路祭。6.下葬:及墓,入窒,反哭,安神(虞祭),换孝,圆坟(覆三)。7.守孝与祭祀:二七至七七的祭祀,百日祭(卒哭),周年祭(小祥),三周年祭(大祥与禪祭,除孝)。8.忌辰祭祀,扫墓(清明、七月半、十月朔)。

而在南方,其流行的葬俗程序与形式则为:1.病笃,搬铺(易簧),设帷堂,守铺,分手尾钱,送终。2.初终:烧脚尾银,竖魂帛,开批单,报白(口头报丧),买水,浴尸,套衫,张老衫仔裤(小殓或衣殓),抽寿,开魂路。3.大殓:哭路头、接外家,买大厝(放板),乞火灰,辞生,放手尾钱,割阉,收乌,人木(如果需停柩则封钉,打桶,搁棺),洗净,成服,送脚尾(送草),朝夕奠。4.开吊:转柩,起柴头(启灵),吊祭(家祭、公祭),封钉,旋棺。5.出山:绞棺,哭棺柴头,送灵,排路祭。6.落葬:放拴,祭后土,点主,返主,安灵,换粗孝,巡

山(巡花)。7.居丧与祭祀:做旬(做七),首七至尾七的祭祀(三旬为“查某子旬”),满七止吊,百日祭(撤灵座,换细孝,卒哭),做对年(周年祭),合炉

(三周年祭及禪,脱孝)。8.几年后拾骨再葬,忌辰祭祀,扫墓(清明)等。

由此看来,近现代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的丧葬程序与习俗虽然基本上都遵循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规范,但由于各自的原因,如地方的适应、小传统对大传统的理解与认识、地方底层文化的作用等等,它们各自的丧葬习俗又都各有增削,并具有自己的特色。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宋代的丧葬礼仪是怎样的,明代的丧礼程序”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