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我国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是什么 最早的计时单位是什么

2024-06-21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我们学习天文学,都会面临宇宙这个词汇,这是对我们现存世界的一个概念,宇宙多大,我们真的无法言说,关于宇宙的探索还需要很多很多年。那么,我国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是什么?最早的计时单位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我国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是什么 最早的计时单位是什么

宇宙

我国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是什么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施四陵,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盖天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经过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其东升西没是由于离地的近远所致,不是没入地下。

“浑天说”是怎么一回事

浑天说是我国古代的另一种天体学说。浑天说比盖天说进了一步,它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而是一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不过,浑天说并不认为“天球”就是宇宙的界限,它认为“天球”之外还有别的世界,即张衡所谓:“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浑天说提出后,并未能立即取代盖天说而是两家各执一端,争论不休。但是,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浑天说显然要比盖天说进步得多,能更好地解释许多天象。

我国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是什么 最早的计时单位是什么

宇宙

最早的计时单位是什么

历史上,商代将一天分为若干不同的时段,甲骨文中可见的时段专名有:明(旦)、大采、大食、中日、小食、小采、昏(暮)等。周代曾用土圭测日影计时,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百刻计时法最古老,使用的时间也最长。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等于14.4分)。汉代除使用百刻制外,还应用以太阳方位计时的方法。到隋唐时,太阳方位计时衍生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法并用。直到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后,我国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但十二时辰仍沿用,每个时辰两小时。为和二十四小时计时法相一致,我国古老的百刻制演变为九十六刻制,一个时辰内分为八刻、一小时内分为四刻,这样一昼夜就为九十六刻,与世界通用的计时法相一致。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我国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是什么,最早的计时单位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