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有关不同年龄的称谓 秘书一词的演变

2024-06-27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古代时候,人们对不同岁数的人有很多称呼,每一个称呼都与人的特点展现相关,那么你知道有关不同年龄的称谓吗?古代孩子到了什么岁数怎么称呼自己呢?想知道秘书一词的演变如何,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有关不同年龄的称谓 秘书一词的演变

古代

有关不同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有关不同年龄的称谓 秘书一词的演变

古代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秘书”一词的演变

现代的秘书职务,是领导的助手,其任务是收发起草文件,办理文书、档案和领导交办的事项。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一般都设有秘书一职。

在我国古代,秘书是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的官。可见“秘书”一词,源远流长。

“秘书”一词下缀上“令、监、丞、郎”等就是完整的官名。此外尚有“秘书省”,这是南朝梁始设的行政机构,名虽为“秘书”,却与现代的“秘书”风马牛不相及。

明清不设“秘书省”,也没有“秘书”的职称。清代各衙署设文案,一般称“师爷”不称“秘书”。民国时期,大多数的行政机关开始设置秘书。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有关不同年龄的称谓,秘书一词的演变”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