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宋代的路州府是怎么回事 何谓明代三司

2024-06-19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对各个地方的政府的一些叫法实行了标准,就比如我们现代的县,镇,乡,村等等。那么,宋代的路州府是怎么回事呢?何谓明代三司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宋代的路州府是怎么回事 何谓明代三司

州府

宋代的路、州、府是怎么回事

路是宋代的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在宋太宗初期,一直实行“道”“路”并存的行政区划制,在至道三年(997年)始定天下为15路。路的长官称为监司,路下设有州,州的实际长官是知州,州下设置县,县的实际长官为知县,此外,宋代在重要的地方设府。

镇的意义

镇是中国的基本地方行政单位,但它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镇作为地方单位开始于古代的军镇,因为军事屯扎必然有消费的要求,所以军镇逐渐成为四周的老百姓销售物品的一个集中地区,他们周期性地集中于军镇,类似于后代的赶集。而随着镇的军事地位的消失,定期赶集的习惯并没有消失,如此一来,镇成为了民间商品集散的一个中心地带。直到后来,镇成为了附近许多村庄的实际中心,被赋予了地方中心行政单位的意义。

宋代的路州府是怎么回事 何谓明代三司

古代

行中书省是个什么机构

行中书省是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政区名称,简称行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

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何谓“明代三司”

明朝的“三司”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在地方上,明朝在各省设立布政司,左、右布政使各1人,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提刑按察使1人,负责司法之事;而都指挥使则负责本省的军事防务。三司权责分明。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宋代的路州府是怎么回事,何谓明代三司”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