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月食是怎么回事 古人是怎么看待月食现象的

2024-06-09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每年都有月食上演,届时你会发现月亮会经历一场从亮变暗,再从暗变亮的演变,我们肉眼就可以看见全过程。在古代遇见月食是很稀奇的一件事情,那么月食是怎么回事?古人是怎么看待月食现象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月食是怎么回事 古人是怎么看待月食现象的

月食

月食是怎么回事?

月食的发生,是在月亮最圆的望日时,太阳与月亮恰好运行在黄道与白道交点附近,月亮、地球和太阳三者处于一条直线。地球正好运行到太阳与月球之间,遮住了太阳,使得太阳光不能照射到月球。这样,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仰脸看到的月亮是被黑影遮挡住了一部分或者全部。这黑影,就是地球。月亮倘若被地球挡住一部分,叫月偏食。月亮倘若全身进入地球阴影,全部被挡住,叫月全食。月全食也是一种罕见的天象,届时,月亮会呈现出古铜色,非常美观。无论是月偏食还是月全食,其发生时间一定在农历十五或往后的一两天内,因为这时正是满月,正是月亮与太阳隔着地球相望,全身披满日光的时候。

古人是怎么看待月食现象的?

古人对月食不像对日食那样重视,对日食的记载极为认真,而对月食记不记两可。以《春秋》这部古代经典来讲,就只记载日食而不记载月食。

月食是怎么回事 古人是怎么看待月食现象的

月食

只重视日食不重视月食,大概与古人崇敬太阳、仅视月亮为太阴有关系。太阳为万物之阳,月亮只是夜明之神。如果把太阳比做临空普照的天子,月亮只不过是皇帝众多后妃之一的正妃皇后。天子一举一动,身系着天下安危与万民生息;而皇后不过是统领后宫的一国之母,其职责乃生育皇子女,教导后宫妃嫔克己奉君罢了。因此月亮被食不被食,无关紧要。对皇朝来说,无足轻重。

月食的形成过程

月全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月食是怎么回事,古人是怎么看待月食现象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