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大殓是什么意思 大殓的程序是什么

2024-05-27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在为亲人办理丧事的时候,我们总会听到殡葬服务人员说着我们不懂的专业术语,或进行着我们不明白的流程。若没有礼仪师、佛道人员的引领或说明,难免会让人不知其意、不明所以然。那么,大殓是什么意思?大殓的程序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大殓是什么意思 大殓的程序是什么

墓地

大殓

大殓就是将尸身装殓入棺木的仪式。在不同地区,大殓的时间不同,入殓的程序也有一点不同。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是在死后三天内择吉日大殓,有的地方则视季节而定,如福建龙岩的俚语曰:“春三,夏一,秋五,冬七。”也就是说,春天需在三日内收殓,夏天在一天内就得入殓,秋天可在五天内大殓,冬天则可以拖至七日内才入棺。

在福建,大殓俗称“人殓”、“入棺”、“入木”、“入大厝”等。不论在什么季节,多在咽气后三日以内,择吉时入棺大殓。入殓时,先把乞讨来的草木灰铺在棺底,铺的时候,主事者需要用方言念几句吉祥韵语,如“一斗变十斗,一石变十石,富贵有啊,子孙吃得到”等。铺完草木灰,再铺冥币(银纸)和库钱(金纸),有的也铺些茶叶和俗称“纸脚”的碎纸等,然后放进“寿内席”。如果死者的配偶还健在,需要把这种草席割一半留下,以备其配偶过世时使用,以象征夫妻到阴间后还能同床共梦。接着也需要放进“七星枋(板)”,其长约1米,宽约0-2米,上面雕刻有北斗七星或七个圆孔,有的在七星上还镶嵌有铜板或银圆。放七星板时也需要用方言念吉祥语,如“安古铜,代代子孙中状元”,或“安七星,子孙富贵万万年”等。此后,才移尸入棺。入棺时需用雨伞、斗笠之类的雨具遮盖死者的头部,因为民间认为,如果死者见到天日,以后家中会闹鬼。入棺时,死者的遗属可以围观,亲视含殓,但需注意不能让悲痛的眼泪滴到死者的遗体上,因为民间认为这会使死者之阴魂恋家,从而留在家中,而对子孙不利。

大殓是什么意思 大殓的程序是什么

墓地

遗体放入棺时,一般由孝男抱头,孝妇、孝女抱脚,其他亲属扶双手。入棺后,需居中调整好,而且俗语云:“男顶天,女立地”,换言之,如果是男尸,其头部要顶着棺材的头部;如果是女尸,则脚部要紧靠棺材的尾部。遗体调整好后,要用纸钱、棉絮等塞紧,使其不会在棺内移动。而后,盖上“水被”,并要在其脸上蒙一块二尺见方的“面布”。据说此俗源于清初,其表示作为明代的遗民无颜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在闽南地区,水被通常由子孙准备。但在福建其他地方,水被多由亲友赠送,如在漳平,亲友奔丧送的奠仪中,就有当地俗称“被仔”的水被,入棺时,这些水被要逐条盖在遗体上。主事者在盖这些“被仔”时,要对死者唱明某条“被仔”是某人送的。不过,唱到某人时,不能唱其名字,只能唱其称谓。因为当地人认为,如果唱出送奠仪者的姓名,其魂魄会被死者摄去。

盖完水被后,还需要放一些随葬品,诸如手帕、头梳、玉器、金银、纸糊的金童玉女等,及死者生前喜爱的小用品和小玩意等。当然,各地情况也不完全一致,在松溪,除随葬纸钱等外,还要放一个装有木炭的火手笼和少许的盐以及一把扫帚。在霞浦一带,一般是手一桃枝,贯以光饼三,或角黍一,“旧传至冥途驱鬼饲犬,与古临丧执桃芴以扫不祥,事异而义同”。而在大田一带,则放扇子、桃枝等。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大殓是什么意思,大殓的程序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