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如何计算三伏天 是怎么计算三伏天的

2024-04-17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又是一年三伏天到来时,我们可又要遭罪了,如今的我们都如此难以忍受,可见古代时候三伏因炎热而丧命的可真不少。如今我们想要知道三伏到来的时间,可以自己计算,那么如何计算三伏天呢?想知道是怎么计算三伏天的,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如何计算三伏天 是怎么计算三伏天的

三伏天

如何计算三伏天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规定: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是怎么计算三伏天的

每年三伏天的时间并不固定,通常用“夏至三庚”4字口诀开始计算,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那什么是“庚日”?

庚日就是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在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互组合成60对不同的名称来计算日子,循环使用。

三伏天天数的长短主要由中伏的天数来决定。

那为什么中伏有时候是10天,有时候是20天呢?

下面万年历网为您分享中伏天数的计算方法:夏至到立秋之间如果出现4个庚日,中伏为10天;如果出现5个庚日,中伏则为20天。

庚日出现的早晚会影响中伏的长短,正是因为有些年份中伏是10天,有些年份中伏是20天,所以三伏天就有了30天、40天之分。

如何计算三伏天 是怎么计算三伏天的

三伏天

三伏定义

“伏”可称“长夏”,“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其中“伏”为“土”。“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秋天属“庚辛金”所以“入伏”要从“庚日”开始。温度最高,需要潜伏的时间要在夏至后二十天以后,所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庚日”是“甲子记日”,和夏至等节气的时差不定,这就会出现四十天“伏”和三十天“伏”。

三伏天适合吃的东西

1、西瓜: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热。

2、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3、黄瓜: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如何计算三伏天,是怎么计算三伏天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