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古代的翰林学士是指什么 大学士的由来

2024-06-19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一看到翰林学士这个职位,就觉得就职的官员们肯定很有才学,因为这个职位是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是很重要的一个职位。那么,古代的翰林学士是指什么?大学士的由来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古代的翰林学士是指什么 大学士的由来

官员

古代的“翰林学士”是指什么

唐玄宗开元初年以张九龄、张说、陆坚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为“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德宗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和册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内相”之称。到了唐代后期,往往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地位十分尊贵。北宋的翰林学士仍掌制诰,特定其资权,变成了一种清要而又显贵的官员。明清的翰林学士,拥有清贵的职位。

大学士的由来

唐朝始设,由宰相兼领。分书法、音乐、绘画、舞蹈四馆。宋代沿袭。明代仿宋制,置华盖殿(后改中级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殿、东阁大学士,以辅太子,备顾问。后大学士常以三孤兼任尚书,地位尊崇,为皇帝起草诏令,批答奏章,虽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实权,号称辅臣。

三殿三阁大学士指的是什么

清代设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初设大学士满、汉各一人。乾隆年间,定三殿三阁大学士之制,三殿为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三阁为体仁阁、文渊阁、东阁。这项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三殿三阁大学士均为文臣最高官位,地位极为尊崇,汉人一般非翰林出身的不授此官。

古代的翰林学士是指什么 大学士的由来

官员

理藩院是干什么的

理藩院最初只掌蒙古事务,后来才为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清政府通过理藩院实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

理藩院六司分掌爵禄、朝贡、定界、官制、兵刑、户口、耕牧、赋税、驿站、贸易、宗教等政策

理藩院所辖,先后尚有内馆、外馆、蒙古学、唐古特学、托忒学、俄罗斯学、木兰围场、喇嘛印务处、则例馆等机构。此外还派司员、笔帖式等常驻少数民族地方,处理特定事务,定期轮换。

总理衙门是干什么的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建立于1861年初,是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而特别设立的。总理衙门的经费,主要靠被洋人所控制的海关税收供给。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六月,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负责一切外交事务。在中国外交史上,总理衙门也是见证耻辱的地方。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古代的翰林学士是指什么,大学士的由来”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