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何谓三辅和郎官 古代的尚书是什么样的官职

2024-06-19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古代的官职很多,每个朝代的官职都会有所不一样,所以你会看见各种各样的官职名称,那么何谓三辅和郎官呢?古代的尚书是什么样的官职呢?想知道侍中是怎么来的,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何谓三辅和郎官 古代的尚书是什么样的官职

官员

何谓“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郎官是怎么来的

“郎”是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战国始置,一直沿用到清朝。

郎官在汉代是重要的职位,是汉代官员选拔的重要环节,汉代的郎官都是在贵族子弟中选拔的。汉朝初年,二千石以上的大官僚任职三年以上,可以送子弟一人到京师为郎,叫作:“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景帝时改为四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自备衣马之饰,也可以候选为郎,叫作“赀选”。做一段时间的郎官,经过历练,就会被任命正式的行政职位。这种选官制度为后来的选孝悌力田或举贤良方正的制度所替代。

何谓三辅和郎官 古代的尚书是什么样的官职

官员

古代的尚书是什么样的官职

尚书这个官称是从汉代开始的,属皇帝的直接随员之一。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和尚书,属于皇宫的内臣,负责皇帝的日常起居和工作,但不能直接参与最高的政治决策。

光武躬政,以尚书台总领纪纲,职无不统。尚书的地位日益高涨,尚书也由事务官变为政务官。因为尚书事权极重,所以当时称之为“政归台阁”。

“侍中”是怎么来的

侍中,官名,秦代始置,汉代延续设置,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没有定员。常在皇帝左右,出入宫禁。最初仅仅作为皇帝的侍从,由于近在帝侧,其地位渐渐尊崇。东汉末年设有侍中寺,到了晋代或称为门下省,而到了南北朝时期门下省权力逐渐扩大,从内廷侍卫发展到外廷权臣,唐代,则与中书、尚书合称三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何谓三辅和郎官,古代的尚书是什么样的官职”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