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初终之习俗 倒头琐俗是什么

2024-05-26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丧礼是指人们在丧事举办过程中的各种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一书中有记载:“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丧礼习俗中有初终之习俗,你可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倒头琐俗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初终之习俗 倒头琐俗是什么

墓地

初终之习俗

所谓初终是指弥留的老人断气以后的一段时间。弥留老人咽气后,一天或几天之内所要做的仪礼相当繁多,由于这时死者的子孙们都悲痛异常,加上时间仓促,有许多事情又要按传统规矩做,所以行事必须特别小心谨慎。同时,由于中国地大人多,各地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因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

倒头琐俗是什么

弥留的临终者刚气绝谓之初终,在中国北方许多地方也称倒头。在山东,一般是在老人弥留之际,给其沐浴更衣与换床,使之在家宅的正厅中寿终正寝。有时也会发生措手不及的事,让老人在里间病榻上倒头。由于这时还未给老人换上寿衣,山东人认为这是“老人光着身子走了”。在这种状况下,虽也需给死者沐浴更衣,但山东人认为这种死者的魂魄被夹在里间的病榻上,不算寿终正寝,因此需做引魂仪式,把亡魂从里间引到灵床上来,才能缓和生者心中的遗憾和愧疚。这种引魂也称“托魂”、“领殃”,目的是把死者留在病床或炕上的灵魂引到灵床上来。在临朐一带,做这种引魂仪式时,是在梁上搭一条白布做桥梁,用一只白公鸡在死者睡过的炕上拖几下,引上亡魂,然后,顺着白布把公鸡从梁上递到外边的厅堂里,持着公鸡在死者的身边走一圈,表示把留在病榻上的灵魂引到了灵床上,然后再将公鸡杀了用来祭奠。而在泰安一带,引魂时,公鸡是用绳子拴住,然后把它从梁上拉出来,否则认为死者的灵魂永远出不来。

如在厅堂里寿终正寝,当老人咽气后,先要让死者的嘴衔一枚小制钱或银锭,即古人含玉之意。临清一带还在制钱孔里拴上五色线,谓之“紧口钱”;曲阜则称之“噙口钱”。曲阜一带还要用俗称“烂脚麻”的麻丝把死者的双脚捆住;然后,在尸身上盖上一块类似床单的布,此为衾,有黑、黄、蓝、白等不同颜色,上面绣着八仙等。曲阜一带则盖上白纸。死者头枕一个倒三角形的枕头,这种枕头称鸡鸣枕,曲阜则称作鸡寝枕。枕上通常有四句歌诀:“亡人头上一只鸡,光会打鸣不会飞,亡人若要迷了路,鸡叫一声自不迷。”据说它可以让亡魂在阴间知道时间。有的在灵床下面放一盏豆油灯,此谓之照尸灯,据说它能防止猫狗进来毁尸或诈尸。而曲阜一带则在灵床旁边放一张凳子,上摆一盏油灯,谓之长明灯,儿女守灵时应不时添油,使它长明。此外,在灵床前要放一碗生米,上盖一张烙饼,放一双筷子,谓之倒头饭。

初终之习俗 倒头琐俗是什么

墓地

死者的两手,一手握打狗鞭,一手持打狗饼子,有的袖筒中还放点茶叶。据说人有三魂,死后,一魂驻守尸骨,一魂投胎转世,一魂奔赴西天。在奔赴西天的途中要过恶狗庄,有恶狗挡道,所以需要备好打狗用具,一旦遇上恶狗就可以用打狗鞭打跑它们,并扔出打狗饼喂狗,以便脱身。在曲阜,打狗鞭是用花椒枝上系一根青麻绳做成,一端系在死者的手上。打狗饼是用玉米面做成的,小而薄,上有许多小棘刺,有的地方还掺有头发茬子,据说这可以让恶狗扎破舌头或噎住嗓子,使亡魂可以从容脱身。在大殓时,这些也需装入棺材,让死者右手持打狗鞭,左手衣袖中装打狗饼,而且饼的数目要与死者的享年一样。在泰安一带,打狗饼则供在灵床前的供桌上,手上只拿一个装有葛针的手搭子,死者享年多少,手搭子里的葛针就装多少。其次,在泰安一带,倒头饭也供在桌上,饭上也要根据死者年龄的多少而插上相应的谷草。此外还要在门枕上放一碗清水,据说这是给亡魂喝的,可以防止亡魂到鬼门关时因口渴而喝了迷魂汤。

除了打狗鞭、打狗饼外,还要在死者的右手放一块绣有灯笼的白布,此象征给死者到阴间照明之用。另外还要在死者的身上放五块生铁,以防诈尸。莒南一带还有在死者胸口放一块犁头铁以防“发势”的做法。在有些地方,如泰安,人咽气后,还要在死者的脸上蒙一张白色的蒙脸纸。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初终之习俗,倒头琐俗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