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中原制寿衣用什么材质 清末京师穿寿衣的标准

2024-05-25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过世的人都要穿寿衣,但是我们要注意寿衣的件数一定要是单数,传统中有“穿单不穿双”的说法,一般上海地区的家庭通常都会选择五领三腰的寿衣。那么,你知道中原制寿衣用什么材质吗?清末京师穿寿衣的标准是怎样的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查询了解下吧。

中原制寿衣用什么材质 清末京师穿寿衣的标准

丧葬

中原制寿衣用什么材质

在中原的河南封丘也是如此,“富厚之家,父母寿高,每预为制衣”。通常的情况是富用丝织品,贫用棉织品。在陕西榆林、横山一带,老人的寿衣一概用丝、棉品,表蓝里红,忌着灰黑杂色。而在广西陆川一带,同样有人事先预备寿衣等,他们“衣衾厚薄称家有无,富者多以沉香、茧绸、缎、丝、皮裹而含殓”。与大多数地方不同的是,在该地可以用缎子和皮毛,从而显得与众不同。在贵州开阳等地,“凡年高衰迟,葬具先备者,其衣曰老衣,有三件、五件、七件、九件者,裳称之,质料有布,有帛,忌用缎,以缎之名为不祥”。四川中江一带也同样,父母在,先制衣衾,曰寿衣,也不用缎子为寿衣。

城市的情况也相同,如北京城里的富贵人家,有的也在生前就为自己准备好寿衣,他们通常选择有闰月的年份制作,由于这种闰月很难碰到相同的,因而这有暗喻无论哪年哪月都轮不上自己用这套寿衣意思,从而也间接有象征长寿的意义。当然,多数人家则是在临死前才由其子孙们来置办寿衣等。在北京城里,制作寿衣通常用春绸、湖绉,而不用缎子,因为它与“断子”谐音;同时,民间也不用皮毛,因为用了怕下辈子转世时变成鸟兽。其次,寿衣无论内外,均不用纽子,因它与“扭子”谐音,对后世不利;所以通常只钉“带子”,意为后继有人。其三,寿衣件数必须是单数,认为这可以避免所谓的重丧。民间认为这些避讳可以使家运恒昌,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中原制寿衣用什么材质 清末京师穿寿衣的标准

丧葬

清末京师穿寿衣的标准

在清末的京师,穿寿衣要根据亡人的社会地位来决定。王公大臣须按自身的品级来制作寿衣,此即“依制殓服”。其蟒袍、补褂和内衣均为丝绸面,内絮棉花,头戴的小帽上镶嵌串珠寿字和红宝石“帽正”以及红珊瑚豆的顶子。鞋子为粉底朝鞋,鞋底绘有莲花图案,因为莲座是菩萨的座位,亡人脚踏莲花,意为得道成佛。平民男性的寿衣,汉人的一般为蓝色宁绸棉袍,红青宁绸马褂;内衣则是白布裤褂;头上为瓜皮帽;脚上为白布棉袜和鞋底绘有莲花图案的元口鞋或福字履,这是一种鞋面上纳有云头、圆寿花纹的厚棉鞋。满人的寿衣通常是蓝宁绸袍子,红青(古铜)色马褂,洋绉小棉袄、棉裤,内衣是白布裤褂,头上为红青顶子官帽,脚上为白布棉袜,宁绸青靴子。女性的寿衣,通常上身是红青色大襟褂子,下身为长及脚面的夹裙子,其颜色有豆绿、深蓝、浅蓝等,这种变化根据亡人的年龄而定。民国以来,女性寿衣多改为时装化,一般是外有棉旗袍,内有小棉袄、棉裤,其色泽多蓝面红里。头上则是蓝地红花的“观音兜”或垫帽。脚上为白布棉袜、尖口鞋,其颜色有深蓝、豆青、豆绿等,鞋的前脸绣着左蟾右鹅,中间绣有莲花。此外,北京人还会为老人准备一些首饰,如男人用的戒指、搬指,妇女头上的簪子、别顶、耳挖勺,耳朵上的“钳子”(耳环、耳坠),手上的戒指、手镯等,以及民国以后的凤冠。此外,还有“九连环”,据说这是呼叫鬼门关时用的,通常由女儿花钱为其母置办。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中原制寿衣用什么材质,清末京师穿寿衣的标准”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