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魂魄逐流的水葬 直接水葬的方式

2024-05-23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水葬,按宗教徒说法是为了将尸体施舍于水中之鱼,进而得到超度,早日投生人间。我国不少民族大都实行水葬,但具体方法却不一致。那么,魂魄逐流的水葬是怎样的呢?直接水葬的方式又是什么情况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魂魄逐流的水葬 直接水葬的方式

水葬

魂魄逐流的水葬

水葬是将死者或其骨灰投入江河湖海,任其随波逐流而去的一种丧葬方式。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些民族使用过,《南史·扶南国传》记载当时的扶南国有水葬,“水葬则投之江流”。它通常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把遗体整尸或肢解后投入江河中;其二是将尸体火化后的骨灰撒入水中,或连盛骨灰的器皿也一起抛入水中。因此,前者属直接水葬,后者则属于间接水葬,它也是二次葬的一种。

直接水葬

直接水葬是把死者尸体整尸或肢解后投入水中的葬法。从现存史料看,在古代,很少人采用这种方式。根据它投入水中时的情况看,它还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整尸投于水中的葬法,这种葬法多用来处理暴病者和凶死者。在西藏,康熙《西藏志》风俗篇讲:藏族“人死喂鹰或沉水”,说明至迟于清初,藏族就有沉尸于水的水葬。这是因为西藏的藏族尊崇河鱼为河神,认为尸体被鱼吃掉是荣耀的事,这与天葬中尸骨被鹰鹫吃掉有相同的宗教原理或施舍意识。藏族在水葬正常死亡者时,往往要把尸体肢解成碎块投入水里,认为这样才能使鱼很快将尸身吃干净,使亡魂顺利升入天堂。此外,西藏的藏族也认为乞丐、孕妇、凶死者或患麻风病、传染病而死的不是正常死亡者是极不净之人,对他们实行水葬的目的不是让他们升天,而是对他们进行惩罚。为了不污染河神,玷污河神之口,所以当这种人行水葬时,不能肢解碎尸,而是要用皮革等物品严实包裹其尸后抛入江河中弃之。

西藏墨脱的门巴族也是如此,该地区门巴族的正常死者都不用水葬,只有患麻风和其他传染病的不是正常死亡者才从事。在从事这类人的水葬时,需先请喇嘛为其念经消灾超度,然后再由背尸人将其背到江边,完整地投入江中。此外,靠近大江的傣族中,也有人实行水葬。不过他们也是针对那些得暴病、传染病、难产而死和凶死者。对这类人,傣族也是把他们的整尸弃于水中,任其漂走。在汉族中,当军舰游弋远海,轮船远航他乡,渔船在远海渔场捕鱼时,如遇上水兵或海员等因病或因意外死于船上,人们为了防止尸体腐烂发臭或疾病蔓延,有时也会用白布包裹全尸的方式投入大海中进行水葬。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完全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处理暴死者的权宜之计,并非家居状况下习惯用的丧葬方式

魂魄逐流的水葬 直接水葬的方式

水葬

在有的地方,也有正常死亡者采取整尸投入水中的安葬方式。如山岩地区的藏族绒民,有时会采用整尸投入水中的方式安葬正常死亡者。他们从事这种葬法时有两种形式:一是将死者屈肢捆成胎儿状,将其腹部、颈部系上吉祥绳,在喇嘛念经祈祷的告别仪式中,投入金沙江水深流急处,让尸体随水冲走;二是将尸体捆在一块长条石上,在喇嘛做仪式念经后,投入金沙江中。

直接水葬的第二种形式是把尸体肢解后再投入水中。这种方式往往是针对正常死亡者的。在四川阿坝的红原、若尔盖等县,甘孜的康定、甘孜等地,西藏昌都的芒康、左贡等县,由于那里山高谷深,很少有鹰鹫之类,很难进行喂鸟式的天葬,因此,这里的藏民绝大多数都采用肢解尸体的水葬作为他们安葬死者的主要方法。这些地区的江河急流处常有固定的水葬场,它们多由喇嘛或巫师选定。其水葬过程大致是:人死之后,先在家中停尸1-3天,点上长明的酥油灯,并请来喇嘛为死者做超度仪式,家属和亲友举哀吊唁,并请专门司水葬者将尸体屈肢成卷曲状,用绳捆扎,再裹白布或旧衣等,然后运至江边水葬场。在这里,人们再次举行告别仪式,有的“煨桑”,有的在水葬场的乱石中插悼念死者的经幡等,喇嘛则诵经,为亡魂的升天而祈祷,送葬的家属、亲友则哭丧致哀。这期间,司水葬者则在江边水葬场肢解尸体,边肢解边投入急流中。水葬结束后,死者生前的用品归司水葬者,而死者的个人财产一半交给所属的地方政权,一半交给寺院超度亡灵,用作布施。甘孜州山岩地区绒民的水葬中,也有一种形式是先将尸体肢解后再投于水中的。他们先将死者捆成胎儿状,由专人背到金沙江边,放在木墩上尸解,先割下头,而后把尸体分解成小块再抛入江水中随水流走。而在甘肃藏区,绝大多数地方的藏民都没有水葬的习惯,只有生活在黄河边上玛曲县的藏民过去使用过水葬。

除了藏族外,西藏门隅的门巴族也比较重视水葬,认为这是该地区门巴族正常死亡者使用的最佳葬法之一。出殡时,丧家往往请背尸人将屈肢的尸体背到江边水深流急的地方,然后也是在江边将尸体肢解,再抛入湍急的江水中。他们也和藏族相似,水葬后,死者遗留下来的衣物等归背尸人所有,作为报酬。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魂魄逐流的水葬,直接水葬的方式”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