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丧葬志的叙事范围 丧葬礼俗研究现存的问题

2024-05-23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我们对中国民俗的研究一般都是很深入的,不管是婚嫁习俗,还是丧葬习俗,都有叙事范围,这样我们才能研究透彻,才能找到准确切入点。那么,丧葬志的叙事范围是什么?丧葬礼俗研究现存的问题有哪些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丧葬志的叙事范围 丧葬礼俗研究现存的问题

丧葬

丧葬礼俗研究现存的问题

综观上述丧葬制度与礼俗的研究,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后,历时研究和描述性、理论性研究都呈现出令人可喜的成绩,有关古代和现代的丧葬制度与礼俗的著作与论文接连出现,其中有一些的确是有真知灼见的好作品,一扫过去较沉闷和无所作为的氛围,让人们看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希望。但是,与其他学科或领域相比,这些有真知灼见的著述仍是凤毛麟角,葬俗研究仍存在不少值得我们进一步思索与努力的问题。

首先,有些历时的葬俗研究,模糊了时间历程上的差别。从某些书名为中国丧葬史的论著中,我们看不到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什么不同的葬俗,自然也无法从中了解葬俗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发生变化的变迁过程了。换句话说,写葬俗历史的著作不像历史著作,没有按照历史学的学科规范去写作。

其次,有些著作的书名看起来似乎是民俗志的著作,但其内容却不是民俗志的,而是模糊了时代差别的叙述,使人不知道其所说的是历史,还是现实。例如像《丧葬习俗》这样的著作,由书名给予人们的暗喻,原本应是一本叙述现实葬俗的书,然而,该书却把中国这一地域上下五千年中与丧葬和坟墓有关的东西全加在一起,如历史上中国的帝王有人殉的现象,但已是过去了,时至今日现实生活中早已没有,但这样的书却给人们一种印象,似乎这种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东西现在还存在。又如盗墓这种行为与葬俗不知有什么直接关系,然而,在书中,也专设了一节而大书特书。由此看来,作者没有限定好自己所要表述的丧葬习俗的范围,同时又模糊了时间上的差别,从而使人们陷入一个误区,不知这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还是关于现状的书,令人一头雾水。所以这类著作只有书名看似民俗志,其内容却是大杂烩。其写历史不像历史,写现实也不像现实,只能给人们带来糊涂。

其三,有些著述模糊了中国这一地域中的地方差别。换言之,看了有些关于中国丧葬史或中国葬俗的著作,我们只能得知似乎所有的中国人只有一种葬俗,而看不到中国这一广袤的大地中,不同区域人们的葬俗到底如何。而实际上,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中国的南北方、中国的东部与西部的葬俗都不可能是那么划一的。然而,这种差别在这类著述中却无法体现,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丧葬志的叙事范围 丧葬礼俗研究现存的问题

墓地

总之,当代葬俗研究所存在问题的焦点,主要是对历史上与现实中,在中国这块土地的不同区域中所发生的葬俗实际不了解,换言之,即对历史上不同区域所发生的葬俗的实际情况(历史事实)和对现在中国不同地域中所发生的葬俗现实情况(社会事实),都不很清楚。

当然,对历时的研究来说,因囿于历史记载的缺乏,人们想了解与认识历史上某个时代不同地域中葬俗特殊性有资料上的困难;但是,这几十年来,考古工作的进步,国内已经不断出土的大量历代墓葬资料,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际资料,也为葬俗历时的研究拓展了视野,如能善加运用和深入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有真正的中国丧葬史著述出现。

至于现实世界葬俗的社会事实,虽然,有些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工作者做了努力,对一些地方的葬俗也有详尽、细致的搜集与描述,并向世人揭示,使我们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然而,这种真正属于学者亲自调查的描述性民俗志论述实在不多。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对这方面的工作不够重视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过去民俗学界注重统一性而忽略特殊性的学术思想指导有关。正是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使揭示各地葬俗特殊性的任务没能很好地开展与深入,终致这一方面有分量的成果寥寥无几。由此可见,目前的状况是:这一领域虽然已经开辟,但拓荒工作仍需继续努力,描述性的葬俗的调查研究也是任重道远。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丧葬志的叙事范围,丧葬礼俗研究现存的问题”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