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地仙之宅的崖葬 悬棺葬是什么

2024-05-23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丧葬模式还包含了悬棺葬和崖葬,这都是比较特殊的葬礼模式,同土葬不同,是要登高进行的,难度也比土葬要高许多。那么,地仙之宅的崖葬是怎样的?悬棺葬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地仙之宅的崖葬 悬棺葬是什么

悬崖

崖葬

崖葬笼统讲是指把死者的棺木或遗体、遗骨安葬在高山或悬崖上的一种安葬方式。根据安葬场所的不同,可以把崖葬分为:1.将葬具安葬在悬崖峭壁高处天然浅穴或人工凿成的石龛或悬空搁置在悬崖峭壁高处的悬棺葬;2.将葬具安葬在高山深谷里天然崖洞中的崖洞葬或洞穴葬;3.利用山崖顶部或山崖间突出或凹陷的墩台作为葬具安葬之所的崖墩葬。由于崖葬有的是一次葬,有的是二次葬。所以,崖葬的葬具有一次葬时装尸体的棺木,亦有二次葬时葬骨殖用的骨函。在不同地区,棺木与骨函的形制也不一,如棺木有独木棺与板棺的差别,而且还有船形、圆桶形、长方形、长方梯形等的区别。骨函也有盒形、箩筐、陶罐等形制与质料的不同。另外,崖葬还有单人葬、男女合葬、多人合葬的不同。根据目前研究的情况看,崖葬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是古代越、濮、巴、僚诸系民族最早创用的丧葬方式之一。据碳14测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的年代大约距今3770-3930年,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崖葬遗存。降至近现代,部分壮族、瑶族、苗族、仡佬族和高山族雅美人还有崖葬的习俗。

悬棺葬

悬棺一词来源于顾野王(519-581)“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一语。”1946年,芮逸夫、石钟健在考察四川兴文、珙县的崖葬时,首先用该词作为专称。悬棺葬分布较广,在长江以南许多水系的上游地区如福建武夷山,江西贵溪仙岩,湖北西南部,湖南湘西地区,四川兴文、珙县等地,贵州松桃、岑巩,广西西江上游地区都可见到。悬棺葬多选择在临水的悬崖峭壁上安葬死者,它通常可以分成崖壁浅洞穴型与架壑型两类。其特点是安葬之所高绝,人迹难至,故对人们如何把棺木送上去的问题也没有一致的说法。目前为止,有搭架上升、搭崖壁栈道上升、机械提升、由悬崖顶往下垂吊和由地面及水面往上升吊诸说。悬棺葬流行的年代,大致是从中原地区商周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就近现代而言,它们都是历史的陈迹了。

地仙之宅的崖葬 悬棺葬是什么

悬崖

悬棺葬是哪个少数民族

悬棺葬不是特定于某个少数民族的葬式,而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于崖葬中的一种。悬棺葬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包括但不限于彝族、僰人(僰人悬棺是僰人居住过的地方之一,属于彝族葬俗文化的一种)、以及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侗傣语系民族的先民等。悬棺葬的习俗和特点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有所体现,但并不特指某一个民族。

彝族:古芒部的僰人悬棺是彝族葬俗文化的一部分,属于僰人悬棺群中的一个部分,显示了彝族在悬棺葬俗文化中的参与。

僰人:僰人悬棺是僰人居住过的地方之一,属于彝族葬俗文化的一种,显示了僰人在悬棺葬俗中的地位。

古代百越族群:研究者通过遗传学分析结果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等的证据相结合,推测悬棺葬习俗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百越族群(现今侗傣语系族群的祖先),之后在华南地区广泛流传。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地仙之宅的崖葬,悬棺葬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