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尼雅遗址是关于哪个古国的记载 曾侯乙墓因何被称为音乐史上的旷世奇观

2024-05-22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历史遗址在各个地方,每个地方的遗址都是一个朝代的研究,但是我国那么多个遗址,它们对应的古国是什么,我们不是很清楚。那么,尼雅遗址是关于哪个古国的记载?曾侯乙墓因何被称为音乐史上的旷世奇观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尼雅遗址是关于哪个古国的记载 曾侯乙墓因何被称为音乐史上的旷世奇观

遗址

尼雅遗址是关于哪个古国的记载

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古精绝国遗址,位于新疆的民丰县。古遗址佛塔为中心,散布面积达175公里。遗址内发现有房屋、佛教塔寺、果园田地、冶炼陶窑等,出土了大量陶器、铁器、铜器、纺织品、木简等文物。除此之外还发掘出了炼铁遗留下来的炭渣和烧结物。这些宝贵的发现为探索古代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古国的关系、研究丝绸之路和东西文明交流提供珍贵的资料。

《汉书》和《后汉书》中都提到塔里木盆地南端曾有一个叫作“精绝”的国家,斯坦因和王国维都将精绝国的位置定在尼雅河流域的尼雅遗址,在当地发现的一枚汉文木简上也写有“汉精绝王”的字样。可见,古精绝国就存在于尼雅遗址一带。经专家证实,尼雅遗址正是《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有“户480、口3360、胜兵500人”的“精绝国”故地。精绝国人在历史上被熟知时,已经改名为部善的楼兰国的子民,作为一个袖珍国家,仅有500名士兵的精绝国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独立生存的概率是很渺茫的。楼兰国在改名部善之后,因为是西出阳关第一站,又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扶植,曾经盛极一时。大约在东汉王朝的末年,强大起来的部善兼并了包括精绝在内的邻近的几个绿洲城邦。从那时起,尼雅河流域被纳入部善王国的版图,变成了它的一个行政区,精绝国改名为精绝州。

尼雅遗址是关于哪个古国的记载 曾侯乙墓因何被称为音乐史上的旷世奇观

遗址

曾侯乙墓因何被称为“音乐史上的旷世奇观”

曾侯乙墓是战国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葬,呈“卜”字形,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此墓发掘于1978年。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南北16.5米,东西21米,为多边形竖穴墓。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6岁的女性。墓中出土的随葬品达一万多件,据发掘曾侯乙墓工作的主持者谭维四介绍,曾侯乙墓万件文物中以车马兵器最多,其种类之全、数量之众、综合功能之强,前所未见。其中射远兵器居多,长杆兵器尤为特殊,且有极为罕见的矛状车喜,这些都是用于车战的武器装备,说明曾侯乙是一位擅长车战的军事家和指挥官。在曾侯乙墓发掘出的数量庞大的乐器中,一套65件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青铜编钟。编钟悬挂在三层布满彩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每层的立柱为一个青铜佩剑武士。编钟的体形和重量以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形态分布。最小的一件重2.4公斤,高20.2厘米;最大的一件重203.6公斤,高153.4厘米。它们的总重量在2500公斤以上。钟架通长11.83米,高达2.73米。考古工作者曾用此钟演奏出各种中外名曲,令世人惊叹不已。经专家确定,其下葬年代为公元前432年,距今已2410多年。它的出土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尼雅遗址是关于哪个古国的记载,曾侯乙墓因何被称为音乐史上的旷世奇观”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