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中国人必知的国学典故 居安思危是怎么来的

2024-05-20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我们从小学习成语,学习诗词,还有一些古文历史等等,这些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东西,思想艺术也是重要内容之一,那么你知道中国人必知的国学典故有哪些吗?居安思危是怎么来的呢?想知道居安思危和伯牙绝弦出自哪里,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中国人必知的国学典故 居安思危是怎么来的

书籍

居安思危是怎么来的

“居安思危”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齐、秦、楚、鲁、宋等12国发兵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张之余,连忙向12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晋国同意了郑国的求和请求,并诏令其他11国也停止了对郑国的进攻,郑国送给晋国大量礼物以表感谢,包括歌女、乐师和诸多钟磬乐器,加上百余辆配齐甲兵的兵车,形成了一列小型的送礼队伍。晋国当时的国君晋饵见了这么多礼物非常高兴,当即决定把歌女赐给他的功臣魏绛,并对魏绛说道:“国家能有今日的强大繁荣,你这几年的出谋划策功不可没,很多计划都付诸了实践,并取得了预想的效果,我们如此合拍和谐,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享受这份荣耀吧!”但是,魏绛却婉言谢绝了晋公的美意,并劝告晋饵道:“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果,大王的功劳无人能及,其次才是同僚们的齐心协力,我个人的贡献又怎么值得一提呢?希望您在安逸享乐同时不要忘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解决。这正如《书经》上所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谨以此话来奉劝主公。”晋悼公听了这些话颇为感慨,对魏绛的卓识远见赞誉有加,并且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劝谏,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所言所行。

梁代沈约的《宋书·文五王传》上说:“今虽先天不违,动干休庆,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思虑,不可不惧。”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隋元会大飨歌·皇复》上说:“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意思是说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随时想到可能出现的逆境灾祸。心理上有所准备,就可以避免灾祸的产生。

中国人必知的国学典故 居安思危是怎么来的

书籍

伯牙绝弦出自哪里

“伯牙绝弦”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段话说的主要意思是:伯牙是位很有名的琴师,琴艺精湛。但能用心灵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只有子期一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所想的是雄伟的泰山,子期听后由衷地赞叹道:“好啊!有如泰山的雄伟!”伯牙鼓琴时心里想到浩瀚的江河,钟子期感慨道:“太好了,宛如长江的浩瀚!”无论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像子期的知音了,于是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吕氏春秋·本味篇》也记载了同样的故事。人生在世,知音难觅,知己难求,后人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纯真的友谊。

《高山流水》一曲更是因此被人们广泛熟知,成了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中国人必知的国学典故,居安思危是怎么来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