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酒文化自古就有,而且现今不少事业达成合作都是在酒桌上达成的,而古代更是注重酒桌文化,连帝王也是如此,将饮酒作为政治策略的工具。那么,帝王将相与酒宴是怎样的呢?烧尾宴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及诶上班。
酒宴
帝王将相与酒宴
帝王将相饮酒,往往成为其政治或军事生涯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手段与工具。
如康熙的“千叟宴”,专门用来款待60岁以上的文武大臣与社会贤达,表示对臣子的慰问暨皇恩浩荡。这就是将饮酒作为政治策略的典型例子。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皇帝六十大寿,举行庆寿典礼,参加人数达1900余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亲政60年,举办千叟宴,参加宴席者达1000余人。后乾隆亦效仿之。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因登基50周年也举行了千叟宴,参加者是60岁以上的文武大臣,达3900余人;嘉庆元年(1795年)乾隆内禅举行的千叟宴,参加者达5900余人。总之,四次宴会参加者均超千人,故称千叟宴。其中90岁以上老人与一品大臣,皇帝亲自为之敬酒。
把酒与政治联在一起的另一典型故事是“杯酒释兵权”。五代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后周大将赵国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邱陈桥镇)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做了北宋的开国皇帝。他一直担心部下也会仿效此举,夺取他的皇位。有一次晚朝,宋太祖与武臣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酒酣时,赵国胤对掌握兵权的石守信等将军说:“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言下之意,不言自喻。于是掌握兵权的诸武臣纷纷交出兵权,祈求一条活命之路。赵匡胤便多给武臣们以田宅、金钱,希望他们“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在古代,大军出征前,往往举行拜将宴、誓师宴、祭旗宴这三宴,以鼓励将士英勇杀敌,胜利而归。出征归来,往往也举行酒宴,祝捷庆功。有时还在酒席上操办平时难办之事,如五代柴荣即位后周皇帝之初,北汉刘崇勾结辽兵,猛攻后周。后周将士一触即溃,造成全军的溃败。次日,柴荣置酒宴于军中,在酒桌上下令逮捕了72名逃跑的将士,立即斩首。同时在酒宴上又新补拜72名将士,次日出征,在高平之战中,大胜而回。凯旋归来,又举行了献俘酒宴。
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平定匈奴,立了大功。汉武帝封他为“冠军侯”,并赐酒一坛,犒劳将军。霍去病则为了使部将与兵士共享之,便把一坛酒倒入一泉眼中,与将士共饮。这一泉眼,就是今甘肃省酒泉县酒泉公园中的一个泉井,至今尚存。又如宋太祖干定后蜀,蜀主孟昶归降,曾举行盛大的受降宴,一则奖赏将上,二则安抚亡国之君。
唐代官吏升迁,或学子初登金榜,住往举行“烧尾宴”以答谢同僚。
酒宴
烧尾宴是什么
这种烧尾宴,在唐代十分盛行。凡是学子初登金榜或升官时,亲朋好友及同僚们便前来祝贺,主人必须举行该宴进行款待。那么,为什么称为烧尾宴呢?相传有三种解释:
一是老虎变人,必须烧掉尾巴,使之“体气”与人相合,不留尾巴,示意进化变人。
二是新羊入羊群,须烧其尾巴方可入群,才能使群羊平安相处。
三是相传鲤鱼跳龙门之前,须烧其尾巴变成与龙相似,才能跳上龙门。相传今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县,正好居于黄河两岸。群峰对峙,形如门阙,是夏禹治水时所凿。每年春季涨水,黄河鲤鱼溯水而上,但因龙门段水浪冲力甚大,常又把鲤鱼冲击下来,使它们无法游过龙门。烧掉鱼尾的鲤鱼,改游泳为跳跃,终于跃过了龙门,鱼也就化为了龙。这就是“鱼跃龙门”一语的由来。
烧尾宴,在唐代文献中已有简略记录。唐代大臣韦巨源,景龙三年(709年),官升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宰相),进封舒国公。他在家中举行了烧尾宴,唐中宗亲自降临。北宋陶谷《清异录·馔馐门》一书保存了宴会的“食单”,共计五十八味菜点。
照历史记录来看,升为大官,拜为宰相,往往要向皇帝进献烧尾宴。但也有正直的官员说这太奢侈浪费,因此不加仿效。如唐代苏壤官升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按理说,要举办烧尾宴,而他却不同,反而进谏中宗皇帝说:宰相是辅佐皇帝治理朝廷大事的官员,现在粮食歉收,价格腾贵,不应再办烧尾宴了。
皇帝听了只好作罢。宰相苏壤开了个好头,从此,盛极一时的烧尾宴也就不再成为惯例,渐渐地被人遗忘了。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帝王将相与酒宴,烧尾宴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