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京城正阳门和皇城大明门为什么不是五个门洞 庶民可以使用九五这两个数字吗

2024-06-10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京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古代时候也称作北京城,那时候大家进入北京城要通过很多个大门,那么你知道京城正阳门和皇城大明门为什么不是五个门洞吗?庶民可以使用九五这两个数字吗?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京城正阳门和皇城大明门为什么不是五个门洞 庶民可以使用九五这两个数字吗

城门

京城正阳门和皇城大明门为什么不是五个门洞?

京城的正阳门并不是五个门洞,而是一个。这是因为,京城的城门是建筑在城墙顶上可以跑马、宽而厚重的城墙壁上,它的目的是防御敌人侵犯。虽然门洞数量只有一个,但城门高度却是九丈九尺。同样是九,而且还是双九。明英宗皇帝时,为保卫北京城,在每一座城门的前面增建了一座布满射箭窗口的箭楼和一道环绕着箭楼与城楼的月城或曰瓮城。八个城门新设的箭楼下没有设置城门,军民进出北京城,需要出入月城内唯一的城门和城楼下的小城门。只有正阳门的箭楼下辟有一个城门,月城辟有两个小城门。这样做,更牢固地保护了皇帝的尊严和尊位。

皇城大明门,是直接坐落在地面的殿宇式城门,只有三个城门洞。这是因为皇城作为内官衙门所在地,没有资格享用五门的待遇。虽然皇城门在北京正南方是体现九五之尊的五门之一,但具体到大明门,它只是进入紫禁城之前的一道门,象征着紫微垣前方的太微垣,是不能够与紫禁城有同等规格的。

庶民可以使用“九”“五”这两个数字吗?

皇朝不但不允许庶民使用“九”“五”这两个数字,就连公侯大臣也都没有资格用。皇朝将此规定用法律固定下来。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六月,“定官民房屋,并不许盖造九五间”。法律规定,公侯及大小官员只能建造七间和三间数量的厅堂及门屋,百姓则不许超过三间,但允许造多所。这样只有与皇帝有直接关系的城门和宫殿,才可以体现出九间、五间这样的数目。其他人,即使是为国家立有卓越战功的公侯,也绝对不许建这两个数目的房舍门屋。由此可知“九”和“五”这两个数字,是皇帝专用的。

京城正阳门和皇城大明门为什么不是五个门洞 庶民可以使用九五这两个数字吗

城门

北京城的子午线是否体现了“九五之尊”?

北京城的子午线充分体现了天子的“九五之尊”。京城正阳门、皇城大明门和紫禁城的承天门、端门、午门这五座城门所代表的“五”所在位置处于北京城的中心线上,它向南和向北延续下去的那条看不见的直线,就是被人们惯称的“子午线”。子,代表了一天的午夜时辰,它的代表动物是鼠;午,则是白日的中午时辰,它的代表动物是马。这两个时辰如果用虚拟的一条直线连接起来,正好是切分了一个圆的等份,两边各半个相等,子午线则位于正中。

为此,明朝在兴建北京城时特地在皇城的北安门外(今地安门外大街),即代表夜的北方方位的桥底下埋了一只石雕的小老鼠,来象征“子”这个夜间方位和时辰;在正阳门外天坛旁的天桥下,埋了一匹石马,以表明“午”这个白天中午代表阳的南方的方位和时辰。石鼠和石马用一条虚拟的线连接起来,寓意了“子午线”,成为一条贯穿紫禁城、皇城和北京内城的中心线。明嘉靖皇帝建造外城后,子午线南延至外城永定门,这样从南城的永定门至北城的钟鼓楼,便形成了一条7.8公里的北京城中轴线。

在子午线上,顺序排列了正阳门、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午门,从午门向北又顺序排列了奉天门及号称前廷的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和后宫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紫禁城北门玄武门(清改为神武门)、门外的后苑万岁山(清称景山)及皇城北门北安门(清改称地安门),最后的建筑是代表皇朝权威向全城报时辰的鼓楼和钟楼。

子午线上的前三殿为皇帝办理朝政的大殿,后三宫为皇帝和皇后的寝宫以及象征乾坤交融、天地和谐的殿宇。其他附属建筑和皇子甚至包括法定皇位继承人皇太子及后宫妃嫔的住房都分布在两侧,无一僭越,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的威严。

在延伸出紫禁城的子午线上,绝对不允许任何官员及百姓建造房舍,只辟为宽阔的南北通道。直到今天,依旧可以看到在从永定门到钟鼓楼的这条贯穿北京城的中轴线上,除了城楼、紫禁城和景山(明朝的万岁山)、钟鼓楼,没有任何其他建筑,而是一条大道贯穿始终,这正是皇权至上给北京留下的痕迹。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京城正阳门和皇城大明门为什么不是五个门洞,庶民可以使用九五这两个数字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