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释家涅槃的塔葬 塔葬的形式有哪些

2024-05-24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人世无常,我们每个人都有身死的时候,当我们恐惧死亡,那么将会一直忧虑,与其陷入思考我们肉体的生命究竟能不能得到永生,还不如想想我们死亡后用何种方式进行安葬。那么,你知道释家涅槃的塔葬是什么吗?塔葬的形式有哪些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释家涅槃的塔葬 塔葬的形式有哪些

塔葬

释家涅槃的塔葬

塔葬,又称塔屋葬,指的是修建各种类型的塔,把死者的尸身或骨灰安放在塔内的安葬方式。这种丧葬方式主要流行于佛教徒中,是佛门独特的安葬方式,主要用于安葬佛教界的活佛、高僧追念无已,不令起坟墓,诏如西域法议,层砖造塔”,进行塔葬。另外,有些佛教居士也使用塔葬的形式,如明代的李贽在其《焚书》卷四《杂述·又告》中说,他自己建“塔屋于兹院大德圆寂者。在信奉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的民族中的僧侣常使用这种方式,它通常可分为骨灰葬与肉身葬两类。

塔葬的习俗源于印度佛教。相传佛祖涅槃遗体火化后,弟子信徒们敬仰佛祖,建造佛塔“浮屠”来供养佛祖的舍利子,从而形成佛教中的塔葬习俗。佛教传人中国后,塔葬也在中国流行起来。在那些崇尚佛教的朝代,如唐代,不仅僧侣中的大德实行塔葬,有些上层人士也因崇奉佛教而使用塔葬。如《旧唐书·德宗顺宗诸子传》云:肃王详,德宗第五子,“建中三年十月薨,……上尤怜之,以为他年归成之所”。尽管如此,但塔葬更多的是用来安葬僧侣中的高僧大德,以至在中国的许多佛教名山中,墓塔也成了佛寺丛林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如福建厦门的南普陀寺就有6座灵塔,而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塔林则有220余座佛塔耸立拔秀。

塔葬的形式有哪些

塔葬的第一种形式是骨灰葬。这是将大师的法体火化后,再将其骨灰或舍利子安置在佛塔内的丧葬方式。它是完全遵循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的丧葬形式。这种方式在中国的佛教界比较普及。在汉族中,许多佛教寺院的主持或德高望重的高僧在圆寂后,都使用这种方式安葬。而一般僧众的骨灰只能集中安葬的“普同塔”或“普同墓”内。而在藏族中,塔葬多是给普通的活佛和那些有修行的大喇嘛享用的,并非普通喇嘛和凡夫俗子可以使用。

释家涅槃的塔葬 塔葬的形式有哪些

塔葬

在以这种形式安葬高僧大德时,通常先要将圆寂后的高僧屈肢成盘坐的姿势,直接或装于竖式的木棺中再放置在高高堆积起来的柴薪之上或焚尸炉中,由佛门弟子点火燃薪,让冲天的浓烟带着高僧的灵魂升天,大火烧尽高僧圆寂后的肉体,留下没有烧尽的骨灰或舍利子等,然后捡骨装函,并用砖石等材料建筑各种大小有别、风格各异的佛塔,最后把高僧的骨灰等安葬于其中,让他们灵魂寄存过的躯体残余长眠于内,默默向在西天的佛祖述说他们对佛门真谛的领悟。

佛塔一般都包括三个部分,即塔刹或相轮、塔身或塔瓶以及塔基或塔座,并形成塔刹厝、塔身厝和塔基厝三种葬处。塔葬时,高僧的遗骨或舍利子葬于哪个部位,因民族、地域、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汉族中,早期既有葬在塔身厝的,也有葬在塔基厝的,但后来因受汉族土葬习俗的影响而逐渐趋向多葬于塔基厝,甚至是安葬在塔基厝底下的地宫中。另外,在汉族中,佛塔几乎都建在庙堂之外;而且修为精深的佛学大师,其“浮屠”往往要建在较高的地方,以便用这种方法来显示其有博大精深的佛学造诣。藏族的佛塔则多安置在寺院的庙堂内,而且活佛、大喇嘛的骨灰等多安置在塔身厝(塔瓶)中,而与汉族的佛门有点区别。

塔葬的另一种形式是肉身葬,它是将高僧大师的遗体经过特殊防腐处理,使其不腐不烂后,再安置于塔中的塔葬方式。通常只有德高望重的高僧才能享受这种形式的葬法。在中国历史上,这种肉身葬法偶尔有之。近现代,汉族僧侣已很少用这种肉身葬的方式,只有藏族多使用这种肉身葬的形式,不过这种葬法也不是任何人可以享用。在藏族中,只有班禅活佛和一些有修行的大喇嘛、著名佛教学者、大寺院的住持才能用这种形式。这与藏族的活佛崇拜有相应的关系,同时在长久的实践中他们也形成一套处理这种肉身葬的高超技艺。所以,藏传佛教的大寺院如布达拉宫、扎布伦布寺、拉卜楞寺等中,都有大量灵塔供奉肉身遗体。藏族认为不论是舍利骨灰灵塔和肉身灵塔都有纪念圣人的意义,是一种圣物,尊贵异常,所以他们把这些灵塔作为圣物长年累月地供养与礼拜。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释家涅槃的塔葬,塔葬的形式有哪些”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