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热点标签> 元宵节

2024元宵节是几月几日_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 元宵节的意义 元宵节的诗句

导读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重大节日,而据考察,有学者认为其起源与远古农业时期的元日祈谷有关。由于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国家,邦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对于福的朴素理解首先是吃饱穿暖,不受饥寒,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首要条件是“收成好”,因此天子在正春望日这天亲自为农祈谷,同时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祭祀开耕典礼,以表明对农业的重视与祈求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28
  • 中国有句俗话:“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构成元宵节最醒目、最独特、最重要的符号表征。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闹”首先意味着一种主动性,是人们有意识地做出的某种行为,并希望借此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某种程度上的自我满足。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28
  •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宋代,当时明州(现为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28
  • 舞狮始于魏晋,盛于唐。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貎、动作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28
  • 中国南方,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东临东海,南临南海,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甘肃最南端、河南的南阳、信阳地区。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28
  • 元宵节在春节这个由若干连续性节日组合成的节日系列中,排在最末一个,正如戏剧的结尾部分往往也是高潮一样,元宵节也是春节节日系列结构中处于高潮部分的节日。过了元宵节,春节节庆活动便告结束,新一年的劳作便开始了。正因如此,人们往往在元宵节尽情狂欢。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28
  • 这一说法认为元宵节的起源应该上溯到先秦燎天祭祀,燎为燎祭,为古代的祭祀仪式;天,即天神。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说明在先秦时期就有着灯火祭祀的习俗,人们用柴火祭祀天神,形成庭燎。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28
  •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习俗、起源等多种因素,又被称为小正月、灯节、上元节、元夕等。它是每年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它以美好的寓意和特殊且丰富的节日活动而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春节的延续。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28
  • “正月十五好热闹,吃罢元宵看花灯。”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按民间传统,在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万盏彩灯,以示庆贺。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26
  •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这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我国的谜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东汉末年的蔡邕曾创文义谜语,这是灯谜的前身。蔡邕在读罢曹娥碑时,激动异常,一是碑上所记的曹娥,投江寻找父亲而死,感人;二是写此碑文的,竟是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女孩,惊人。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22
  •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上元节”,又称“元宵节”、“灯节”。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汉文帝(公元前179—140年)是戡平“诸吕之乱”后即位称帝的,戡平之日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正月为元月,“夜”在古语中也叫“宵”,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这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张灯、观灯的习俗。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22
  • 如果要评选中国的狂欢节,以“闹”闻名的元宵节最合适不过了。“闹”是人们对元宵节最深刻的感受。元宵节的热闹首先在于放烟花,也叫“焰火”。民间还叫“放花”、“放百花”、“燃火树”。烟花的种类很多,像起火(也叫“起花”、“钻天鼠”)、西瓜炮(也叫“灯花炮”)、地老鼠、一丈菊(也叫“举花”、“手花”)、火梨花(也叫“铁梨花”)、旗火、二踢脚(也叫“两响儿”)、滴滴金等。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12
  •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要说正月十五的特色食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元宵。正月十五的元宵和春节的年糕饺子、端午节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饼一样,都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12
  • 灯谜,民间也叫“打灯牌”、“打独脚虎”、“灯虎”。这是一种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的智力游戏。在正月十五的尽情娱乐中,观灯突出了“赏”,猜谜则突出了“竞”。灯谜上灯,使灯在红红火火中多了几丝回味。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12
  • 元宵节还有一个名字叫“灯节”。放灯、赏灯是百姓们最喜欢的元宵节活动了。有史书记载,元宵节的张灯活动始于汉而兴于隋唐。自汉明帝时,佛徒借灯比喻“破除黑暗”的意义而极力倡导,这种活动便逐渐蔓延开来。南北朝时,张灯活动已蔚然成风。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广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入寺为僧,其宫中每年正月十五都要张灯结彩举行庆典。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12
  • 元宵节又称上元,是春节之后的第一大节,时间为正月十五日晚。在我国古代的语言习惯中,宵是夜晚,元有开始的意思,元宵也就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夜晚。它之所以成为节日,主要得益于它在古代历法中独特的位置。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12
  •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唐)李商隐。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穰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苏道味。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20
  • 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最佳时机。走百病:元宵节除了有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为的是祛病除灾。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20
  •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之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20
  •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元夕”,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这一天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灯、猜灯谜进行庆祝,所以称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02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5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