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将1958年的9月28日定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并规定以后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
白成平1985年在兰州地区发起了第一届爱牙日,经过卫生部、国家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就确定了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在4月1日这天给大家送假礼物,此后这天便在民间流行起来,并且逐渐成为了法国流行的风俗。
每年的4月1日,是西方民间的传统节日愚人节。愚人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春分前后,这段时间天气变换无常,就像是大自然在愚弄人类。关于愚人节的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的法国。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引起社会对烟草危害健康的重视,便将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后来又因为4月7日这天是世卫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所以人们又将世界无烟日的时间改到了5月31日。
清明节这天,外出的游子会赶回家中,为逝去的亲人扫墓。扫墓之前,人们会准备好祭品、纸钱等。扫墓的时候,一定要给坟上清除杂草,并且给坟墓进行修整。
青团是清明节期间最常见的食物,它是将糯米碾碎后,加上艾草汁,包上不同的馅料,然后上锅蒸熟。馓子是将面粉制成的原料放下油锅油炸而成,其味道鲜美,广受大众喜爱。
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护士节是为了纪念近代护理的创始人--英国护士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节日。
新中国成立后,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从此,中国便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国庆节也沿袭了古代放假的习俗,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六、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黄金周假期。同时,每逢五周年、十周年还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
每年的11月11日,是一年一度的光棍节。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也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节日。关于世界读书日的由来,与西班牙地区的一个传说有关。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七夕节又叫做乞巧节,因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也就成为了中国的情人节。
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世界卫生组织为纪念乙肝病毒的发现者巴鲁克·布隆伯格,便将他的生日7月28日设立为世界肝炎日。
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中国的上巳节、女儿节。也是中国壮族、汉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情人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2月14日。在这一天,男女会互送巧克力、鲜花等来表达爱意,以庆祝情人节的到来。情人节的由来,源于公元3世纪的罗马帝国。
清明节不仅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
每年11月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万圣节又叫诸圣节,是基督教的传统节日,每到万圣节来临之际,人们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给父亲赠送礼物、举办家族聚餐等活动来庆祝父亲们的到来。
汉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汉族的由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的神话体系与民间传说中,如来佛祖是佛教的最高领袖,也是佛教的创始人关于如来佛祖的来历,其实与古印度地区迦毗罗卫国的王子释迦牟尼有关。
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它是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节日。
相传商朝时期,人们非常迷信,帝王一般在做很多重大决定前要请巫师进行占卜。占卜完成后,巫师又会把与占卜相关的内容都记录在甲骨上,从而逐渐形成了甲骨文。
火把节,不仅仅是彝族的传统佳节,更是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中的纳西族、哈尼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伊斯兰教历的每年10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开斋节是我国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前的一个月是穆斯林的斋戒之月,凡符合条件的穆斯林男女,在这个月内都要进行斋戒活动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节日,母亲节的由来主要源于美国。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也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
泼水节到来的第一天,人们会把房屋收拾干净,在吃了年饭后,会进行划龙舟、举办文艺表演等各种活动。泼水节的第二天被称为“恼日”,相传这一天,一位天女以圣洁之水为民消灾免难,因此,人们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来互祝平安幸福
公元5世纪的古波斯地区,波斯人民在广场上进行泼水活动,当时被称为为“泼寒胡戏”。在此之后“泼寒胡戏”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5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