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古人佩戴宝剑的习惯是缘何而来 古人佩戴宝剑的作用

2024-04-30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我们看剧会发现很多侠士是要佩剑的,不管走哪宝剑都不离手,而且他们对宝剑的追求也很极致,不少人因为争取一柄宝剑而大打出手的。那么,古人佩戴宝剑的习惯是缘何而来?古人佩戴宝剑的作用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古人佩戴宝剑的习惯是缘何而来 古人佩戴宝剑的作用

宝剑

古人佩戴宝剑的习惯是缘何而来

剑这种古老兵器在古代被广泛使用,有着“百兵之君”的美称。在古代,剑不只是一种征战沙场的武器,并不是只有军队将士才能佩戴,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同样可以佩戴宝剑。

把宝剑作为钟爱的配饰携带始于周朝,从一国之君到文武百官,全部在腰间佩戴宝剑。文人学者也不例外,据说大教育家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就随身佩戴一种名叫“紫薇剑”的文人剑以示和平。

在古代,佩剑有两种含义,其一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代表着礼仪的一种。《隋书·礼仪志》说道:“一品,玉具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以下,通直郎以上,陪位则象剑。”说明当时民众佩剑的不同直接显示出社会地位的不同。佩剑的第二个作用就是防身健体。战国时期,剑术在社会上兴起,舞剑、击剑在民众中广泛普及。不仅仅是男子,女子也可以舞剑。《吴越春秋》里就有“越女舞剑的记录”。越女自幼独钟剑术,对剑术有着极高的悟性和造诣,以至于得到了范蠡的赏识和重用。金庸的小说《越女剑》就是依此改编。

到了隋唐时期,文人雅士更是把剑作为饰物来佩戴,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一诗中说道“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意思就是15岁就已经习练剑术,并且拜访了许多著名官员。杜甫在《夜宴左氏庄》中也载道:“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辛弃疾也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佳句被后人所传颂。由此可以看出,唐朝社会并不把剑单单看作一种战争的武器,以至于到了后来的宋代和明清时期,部队将领也习惯把剑作为领导地位的象征或装饰来佩戴。

古人佩戴宝剑的习惯是缘何而来 古人佩戴宝剑的作用

宝剑

古人佩戴宝剑的作用

其实佩剑最主要的功能并不是防身,而是一种地位身份的象征。

了解过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图穷见,荆轲刺秦王,而秦王却因为佩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几乎丧命。战国时期的剑普遍较长,较长的剑有利于实战,但是非常不方便拔出来,足以见得这种剑并不适合防身。那时候的剑是一种必备之物,无论是防身还是作为装饰物佩戴,都非常重要。

从西周、春秋时期开始人们就开始佩剑,更多用于防身,但是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那时候的剑只能够贵族人士佩戴,普通老百姓一般不允许佩戴。而从汉朝开始,佩剑的防身意义越来越弱,因为这时候的战场上用到更多的是刀,剑越来越象征身份与地位。

晋朝的时候佩剑之风盛行,什么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都喜欢把剑当作一种配饰来佩戴,佩剑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木剑、玉剑等,这种形式的剑显然和防身没多大关系了。文人墨客也喜欢剑,所以常常把“书剑”二字联系在一起,很多文人的诗词歌赋中都出现了剑的元素。

所以说,古代人喜欢佩剑,很多时候真的不是为了防身,也跟世道混乱没什么关系,主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看。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古人佩戴宝剑的习惯是缘何而来,古人佩戴宝剑的作用”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