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热点标签> 二十四节气

导读

  • 立夏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立夏这天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在许多地方,这一天人们会用新收获的粮食蔬果祭祀神灵和祖先。据史书记载,这一习俗由来已久。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10-14
  •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一个节气,在每年阳历2月4日或5日,此时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有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春季的开始。立春时节,河堤有“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蠢蠢欲动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则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24
  • 我们知道,“气候”中的“气”指的是一年四季中的二十四节气;“候”指的是节气中的日程,即一气为15天,一候为5天,所以每个节气中有3候。二十四番花信风,指的是在小寒到谷雨这8个节气内应花期而来的风。这种应花期而来的风就叫做花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24
  • 二十四节气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便于记忆,人们将二十四节气编成小诗歌,虽说各地有不同的版本,不过流传最为普遍的还是下面这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连天;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24
  • 七十二候为一种物候历,是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古书记载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为与月、旬配套又将每月的26日至月底(无论大月、小月)算为一候,所以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每一个候均有一个物候现象相应,七十二候记载的就是这些内容。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24
  •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文化遗产,是反映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其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们先辈认识自然的结晶。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24
  • 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有其所对应的物候,根据这些物候,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其所属的节气。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从此开始了。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12
  •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阴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所以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且还有口诀便于记忆: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11
  •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十二个气(也叫十二个节气、十二个中气),即通常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每节气相距平均约30又2/5天,而阴历每月之日数则为29天半,故约每34个月,必遇有两月仅有节而无气及有气而无节者,有节无气之月即阴历之闰月,有气无节之月不为闰月。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11
  •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11
  • 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节气的名称便已说明这段时间的气象条件及万物之变化。现简述如下:夏至、冬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来。我国各地最热月份是七月,夏至是六月二十二日,表示最热的夏天快要到了;我国各地最冷的月份是一月,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三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故称为夏至、冬至。又因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古代又分别称之为日长至和曰短至。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11
  • “九九”与“三伏”分别代表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与最热的时候。数九,是从冬至日数起,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以至“九九”,共81天,最为寒冷。“春打六九头”,因为五九四十五天,六九的头一天是从冬至起第46天,两个节气相隔平均为15天,从冬至数到六九头相隔45天,所以是冬至后的第三个节气,第一个是小寒,第二个是大寒,第三个是立春,故立春日一定在六九的头一天。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9-11
  • 学生时代我们都学过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更变,相差不过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这首简洁押韵的《二十四节气歌》中包含了一年中的二十四个不同的节气,分别表示了一年四个季节轮流转换和气候的变化特点。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7-25
  • 万物生长靠太阳,而节气的安排也取决于太阳。我们祖先根据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将一回归年的长度等分成24份,成为二十四节气,并以梅、伏、分龙、九九等杂节气作为补充,成为中国各地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起一定的作用。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7-08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祖先智慧的发现。先把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7-05
  •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我国有广为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6-21
  • 二十四节气的完整确立是在战国时期,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黄道与赤道的相交点)、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影子短,白天长)、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黄道与赤道的相交点)、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影子长,白天短)、小寒、大寒。这二十四节气包括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里。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6-13
  • 彗星的形状如一把大扫帚,因此在民间有“扫帚星”之称,我国古代称其为“星孛”。中国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已有4000多年历史,拥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彗星记录。《春秋》上记录了公元前613年出现的彗星:“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5-06
  •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二十四节气的完整、科学记载,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年)及门客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地为古城寿县,它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淮河—秦岭一线的中国南北气候自然分界线。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4-28
  •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时候,将其分为一明一暗的两个半球,其中向着太阳的半球叫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叫夜半球,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或晨昏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都分成了昼弧和夜弧。当昼弧等于夜弧时,昼夜等长;当昼弧大于夜弧时,昼长超过12小时;当昼弧小于夜弧时,夜长超过12小时;当整个纬线圈都是昼弧时,昼长24小时,太阳终日不落,即极昼;当整个纬线圈都是夜弧时,夜长24小时,终日不见太阳,即极夜。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4-28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5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