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热点标签> 年假

年假多少天2024年新规定 年假怎么算 年假的计算方法和时间 年假规定怎么休

导读年假,指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2008年1月1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还指出带薪年假不包括国家法定节日等相关规定。

  •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1-26
  •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1-26
  • 年假的法律规定天数要根据职工工龄而定,具体如下:(1)职工累计工龄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2)职工累计工龄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3)职工累计工龄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1-26
  • 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年休假工资报酬=全年工资收入÷261(天)×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3。享受了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收入的工作人员,支付的年休假工资报酬按全年工资收入÷261(天)×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2的方法计算。机关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当年12月份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之和乘以12,再加上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当年12月份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绩效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1-26
  • 根据《职工带薪休假条例》,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有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具体来说:工资:职工在休年休假期间的工资、津贴(不包括中夜班津贴、保健津贴)以及效益工资应按正常出勤发放。补贴和奖金:如果在年休假期间还有其他补贴或奖金,这些通常也会随工资一起发放。税收:职工年休假工资的个人所得税扣除是按照规定的税率进行的。特殊情况下的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支付工资,职工可以选择到当地劳动局投诉或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此外,如果因为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职工未能享受年休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1-26
  • 带薪年休假工资与职工正常工作的薪资是一样的。根据法律规定,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可以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若未休假,对未休假的天数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1-26
  • 计算年假工资的办法;如果劳动者正常休年假的,按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来计算;如果劳动者加班且没有补休的,则每一年度内,劳动者应休未休年假内的工资,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来计算。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1-26
  • 年假的时间:(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2)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3)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4)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1-26
  •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1-26
  •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1-26
  •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4-01-26
  • 带薪休假的时长是根据工龄计算的:1、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3、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1-01-29
  • 年假是工休,也叫工休假,是指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职工每一年享受一次的假期。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16
  • 公司年假是带薪休假,年假和带薪年休假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可以休年假。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16
  • 只有用人单位同意,可以年初休完。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3-09
  •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复函,“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既包括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情形,也包括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所以,有些员工一入职当年度虽不足一年,但可折算享受当年度年休假。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3-09
  •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以上是满足休假的条件要求。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3-09
  •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3-09
  • 休年假不扣工资。根据《职工带薪休假条例》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3-07
  • 休了产假还能休年假,两者并不冲突。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六条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3-07
相关标签
更多>>

2025年放假安排 2024国庆放假 2024中秋放假 2024端午放假 2024五一放假 2024清明放假 2024春节放假 2024元旦放假 2024年放假安排 2023国庆放假 2023中秋放假 2023端午放假 2023五一放假 2023清明放假 2023春节放假 2023元旦放假 2023年放假安排 2022三月三放假 2022儿童节放假 2022元宵放假 2022除夕放假 2022三八妇女节放假 2022五四青年节放假 2022国庆放假 2022中秋放假 2022端午放假 2022五一放假 2022清明放假 2022年春节放假 2022年元旦放假 2022年放假安排 子女护理假 2021国庆放假 2021中秋放假 2021端午放假 2021五一放假 2021清明放假 2021春节放假 2021元旦放假 2021年放假安排 2.5天休假 2021暑假放假 寒假放假安排 2020国庆放假 2020中秋放假 2020端午放假 2020儿童节放假 2020五四青年节放假 2020五一放假 2020清明放假 2020妇女节放假 2020春节放假 2020元旦放假 2020年放假安排 2019寒假时间 2019暑假放假 2019国庆放假 2019重阳节放假 2019中秋放假 2019端午放假 2019儿童节放假 2019青年节放假 2019劳动节放假 2019清明放假 2019妇女节放假 2019元宵放假 2019春节放假 2019除夕放假 2019元旦放假 2019放假安排 陪产假 2018元宵放假 2018除夕放假 2018寒假时间 2018国庆放假 2018重阳节放假 2018中秋放假 2018端午放假 2018儿童节放假 2018青年节放假 2018劳动节放假 2018清明放假 2018妇女节放假 2018春节放假 2018元旦放假 2017暑假放假 2017开斋节放假 2018年放假安排 探亲假 病假 产假 婚假 哺乳假 丧假 2017除夕放假 2017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 2017国庆放假 2017重阳节放假 2017中秋放假 2017端午放假 2017儿童节放假 2017五四青年节放假 2017劳动节放假 2017清明放假 2017妇女节放假 2017春节放假 2017元旦放假 2017寒假时间 2017年放假安排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5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