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何谓百家争鸣 道家儒家法家的内容介绍

2024-06-15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说起百家争鸣,那一定是说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思想家政治家都很多,不少名家都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因为被称作百家争鸣。不知道何谓百家争鸣,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对道家儒家法家的内容介绍吧。

何谓百家争鸣 道家儒家法家的内容介绍

百家争鸣

何谓“百家争鸣”

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这时期从政治到经济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不同阶段、不同阶层的各个学派,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据记载,至汉代(公元前206年一公元前220年)初期,以著作形式表述自己学术观点的有一百八十九家。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门别类,归为十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在这十家之中,杂家、农家、小说家所讨论的问题很少涉及哲学。在这十家之外,对《周易》的研究当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哲学,可以称为易家;对军事和兵法的研究当时也已形成了一种含有丰富哲学思想的学说,可以称为兵家。在这些学派中尤以儒、墨、道、法家四家影响最大。

道家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学派之一。道家学派以春秋时期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为理论基础,并以此说明宇宙及社会万象的本质、根源、构成及其变化。道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以老子的“道德自然”为基点,主张人们在思想上遵循“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清静无为”的“道”理;政治上“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夫十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行为上主张顺乎自然、守雌守柔、以柔克刚。由于各自阐发的重点不同,战国时期的道家分化成若干派别,其中以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最为著名。道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极深,并成为传统文化的基干之一。

何谓百家争鸣 道家儒家法家的内容介绍

孔子

儒家的创立者是谁

儒家是春秋末期、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之一。其创立者为孔子,他以六艺为法,借助对传统伦理制度的发掘,推进人文精神文明建设,以大同社会为理想目标。学说核心以“仁”、“礼”为两端,反对偏执与极端,主张中庸与义、恕,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有教无类”,通过教育使全社会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据史书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有七十二人。

法家是什么时期的思想流派

法家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法家的前期代表人物除了商鞅之外,还有李悝、申不害、慎到这三个思想家。法家后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位:韩非和李斯。

道德范畴。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何谓百家争鸣,道家儒家法家的内容介绍”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