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端午节日食品角黍的字词,很多人不知道,角黍指的是什么?其实这说的就是粽子,而且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那么国内粽子分类有哪些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粽子
端午节日食品角黍
角黍俗称粽子,是南北方普遍食用的端午节日食品。
东汉应劭《风俗通》记载,汉代已有用“孤叶裹粘米、栗、枣”的粽子了。当时一名曰“粽”,一名曰“角黍”。自五月端午纪念屈原的说法产生后,逐渐与屈原联系起了。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投江后,“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至东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以竹筒贮米,是最早的筒粽。从南北朝开始,粽子不仅和屈原联系起来,而且以楝叶包裹,系以五彩丝了。
隋唐以后的粽子,形制和花样不断增多。有百索粽、九子粽、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称锤粽等等。粽内不仅包裹枣、栗、糖果等,皇宫内的粽子还包杨梅。宋人无名氏诗:“不独盘中见庐桔,时于粽里得杨梅。”贫民之家过端午,也要吃粽子,陆游《端午》诗:“贫家犹裹粽,随时答年光”。”每到端午,人们将自己制做的粽子互相馈赠、品尝,已不再扔到江里供飨屈原了。
角黍指的是什么
在北方,像北京粽子一般个头较大,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在南方,像广东粽子则个头较小,馅料则有冬菇、五花肉等,口感鲜美。而这看似不起眼的吃食,实际上已经有了悠久发展历史。
粽子
粽籺起自南方古百越俚人时代,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古时,粽子又叫角黍,样子很像牛角,后世还出现了“蒸裹”、“不落荚”、“白玉团”等一堆小名,凭借高颜值美名远扬后,粽子又得到了一个洋气的英文名字“rice-dumpling”。
从古至今,粽叶用料并不相同,有用竹叶、香蕉叶或干荷叶等,然后用糯米、黄米或其他辅料,如枣,豆沙,火腿等一起包成,形状则有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等。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
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柊叶蛋黄肉粽(海南)、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
国内粽子分类
广东粽子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潮汕的粽子别具特色,其中一种叫“双烹”的粽子,是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名小食。裹蒸粽是肇庆特产,人称“茶点王”,但与人们熟悉的“端午粽”却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裹、水草包扎,呈枕头状或埃及金字塔形。
广西地区
桂中地区喜包形态酷似枕头的大枕头粽。桂中地区的大枕头粽一个用上半斤至一斤米;而桂林地区喜包一斤米可做六七个粽子的小枕头粽。桂林以北则喜包形态恰似狗头的狗头粽。在粽子包制过程中的配料方面又各有特色。如桂林人包粽子喜加点碱粉,以煮熟的粽子产生碱香味;而全州人包粽子喜欢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用这种方法包制出来的粽子既有适中的碱香味,亦有诱人食欲的色彩。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端午节日食品角黍,角黍指的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