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芒那节娅王的传说 芒那节活动祭娅王介绍

2024-08-30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壮族芒那节是一个节日,也是壮族人民进行的一系列性的稻作祭祀活动,这个节日已经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从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宣传、保护和传承,给大家普及了很多关于芒那节的知识。那么,芒那节娅王的传说是什么?接下来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芒那节活动祭娅王介绍吧。

芒那节娅王的传说 芒那节活动祭娅王介绍

少数民族

芒那节娅王的传说

娅王也被称为“鸟王”“姆王”,是壮族的水稻守护神。在壮族地区流传着很多关于娅王的传说。如流传于隆安县乔建镇、南圩镇一带的《母谷节的传说》——从前,某年四月,渌水江、罗兴江两岸被洪水淹没,稻谷、瓜果、豆菜等食物都被右江洪水冲走了,泥屋倒塌,木屋被冲走,庭园田地都被烂泥巴埋没了,连稻种也没有了,大家为往后的日子发愁。有人便去请教麻雀。麻雀飞到“岜母慈”(今西大明山)找娅王,娅王将稻种交给麻雀。麻雀口衔稻种飞回村庄,教人们把稻种播种在洪水退后有烂泥巴的平地,并将娅王的嘱咐转告人们:“三分鸟、六分收,搓了壳,煮饭吃,一分种子留明年。”人们将娅王的嘱咐记在心上,当年水稻大丰收,从此人们有稻米吃了,再也不用吃野菜度荒年。再如流传于隆安县那桐镇的《娅王洞的传说》——古时候,那桐镇那重村有一片沼泽地,有丰富的水产品和可食用的野生植物,但没有主食。有一天,一只大鸟口衔一根稻穗从西边飞来,栖息在那重村的沼泽地上。几个月后,沼泽地长出了不少水稻。人们把稻穗取回,脱壳后煮成饭吃,感觉美味无比,于是留下一部分稻种在沼泽地上种植。几年后,这里就长满了水稻。从此,那重村的村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为了报答大鸟的恩德,人们用稻米制成各种食物,想给大鸟吃,但连续寻找几天都找不到它的行踪。一天晚上,族老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老婆婆对他说:“大鸟是娅王的化身,住在村边的岩洞里,你们把食物放在洞里就行了。”第二天,族老按照梦中老婆婆的嘱咐,把食物放在村边的岩洞里,并对着岩洞顶礼膜拜。从此以后,这个岩洞就被称为娅王洞。娅王也就成了稻神,千百年来受人们膜拜。

芒那节娅王的传说 芒那节活动祭娅王介绍

水稻

“请娅王”仪式上,在师公的念诵声中,由女性扮演的娅王登场。此时全村人把稻穗、稻花抛向“娅王”。随后,“娅王”换上一身缀有鸟毛的礼服,在一片乐声中走向人群,把丰收的祝福带给大家。

芒那节活动祭娅王介绍

芒那节最后一项活动是“祭娅王”,在农历七月二十举行。据说这天是安葬娅王的日子。当地有传说:古时候掌管风雨雷电的天神故意刁难百姓,一年当中不施半点雨露,致使禾苗干枯,民不聊生。娅王于心不忍,飞到天宫请天神降雨。天神下令降雨七天,老百姓喜上眉梢,因为雨水的到来意味着他们又能耕田播种、安居乐业了。但是娅王却因连日大雨不停,无法飞出去觅食,最终饿死。娅王为百姓的稻作生产做出了杰出贡献,因而深受壮族人民的崇拜,后来被奉为壮族的稻神。

“祭娅王”是芒那节必不可少的内容。当天一大早,村民们便忙活起来,晌午过后,人们挑着熟鸡、猪肉、米酒、米粉、粽粑、彩幡和香烛等物品,陆陆续续走到自家稻田边,开始祭祀活动。他们把各种祭品一一摆在竹米盆上,燃香点烛,往酒杯里斟酒,口里念“稻神稻神,为我稻穗灌浆,帮我赶走害虫,赐我稻谷丰收”,然后面对自家稻田拜三拜,最后在稻田里插上彩色纸幡。至此,祭稻神活动宣告结束,别具特色的芒那节也随之落下帷幕。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芒那节娅王的传说,芒那节活动祭娅王介绍”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