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哪个朝代的士兵都有兵役制度,也有兵种分类,士兵可以获得军工,然后根据军工一步步晋升,跟现代是差不多类似的。那么,古代的兵役制度是什么样的?古代作战能力最强的兵种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战役
古代的兵役制度是什么样的
根据时代划分,我国古代的兵役制度有以下几种。
民军制:夏商周时期,可以享受封田的成年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平时耕田放牧,战时入伍出征。西周时期要求每户出一“正卒”,随时候命出征;其余男子为后备力量。
征兵制:秦朝规定,17岁至60岁的男子不论地位等级都必须服兵役两年:守京师一年为“正卒”,守边防一年称“戍卒”。西汉时,国家规定凡满20岁的男子都要向官府登记,23岁起服兵役两年。一年在本郡,学习骑射,叫作“正卒”;一年屯田戍边或守卫京师,称“戍卒”或“卫士”。
府兵制:西魏至隋唐年间的兵役制度,其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制的对象主要为农民。府兵作战自备武器马匹,各地有负责选拔训练府兵的“折冲府”。
募兵制:这种兵役制始于唐五代之后。北宋时期,朝廷的禁军主管人员都是从全国各地招募而来;各州的卫兵在本州范围内招募;守卫边境的藩兵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招募;地区乡兵由按户籍所抽取的壮丁组成。除此之外,国家征用罪犯当兵。入伍者必须在手臂或脸部刺字,以防逃跑。
世袭制:三国两晋时曾经实行这种兵役制。具体规定是:把士兵之家列为军户,子继父业,兄终弟及,世代服兵役。元代规定,凡15岁以上,70岁以下的蒙古族男子都要服兵役。后因兵源缺乏,规定汉人20户出一兵,凡有当兵的家庭都列为军户,世代为兵。明清时期仍沿用世袭兵役制,清朝时,凡16岁以上的八旗子弟“人尽为兵”,世代承袭。
士兵
古代作战能力最强的兵种是什么
在以冷兵器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时代,骑兵在众兵之中无疑是最重要的兵种。谁拥有强大的骑兵,谁就拥有战争的主动性。
中国在战国时代以前,最强大的作战兵种是战车兵,这种战车称为“乘”,意思是四匹马拉的战车,车上乘员三人:驾车一人,弓箭手一人(远程攻击),持戈一人(用于近战),战车在那个时代就是当时的坦克,成队列进攻威力非常强大。但是,战车有非常大的不足,首先它造价高昂、用马匹多。战马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国家有几百乘战车是了不起的事,常称一个国家强大用“千乘之国”,千乘不过就是4000匹马,在当时看还是非常奢侈的。其次,战车的调转不灵,易受地形限制。这种战车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变得不适应,因为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是用战车而是直接骑马作战,这在中原各国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正是这种灵活的骑射战胜了他们的战车。
首先从胡人那里汲取经验的是赵武灵王,他命令自己的军队全部由原来的宽袍大袖的服装改为胡人紧身窄袖的服装,由以前的驾车作战转变为像胡人那样直接骑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胡服骑射”。自赵武灵王后,骑射之风传到其他各国,一直到战国末期,最强大的秦国骑兵令各国闻风丧胆。秦骑兵的装备和现代的骑兵有很多不同,他们的主要武器是弓箭,这一点和匈奴人的骑射作战特点是完全相同的。
西汉初年,匈奴在北方异常强大,首领冒顿单于以铁的纪律建立起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使汉高祖被围白登,汉朝廷看到了强大骑兵的作用。以后自汉武帝起的东西两汉都建立了强大的骑兵,彻底打败了北方的匈奴。自从骑兵诞生之日起,就对传统的步兵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步兵通常靠密集的防守用很长的矛来抵御骑兵的冲锋,骑兵作战也发生了变化,骑兵中开始出现身披重铠、手执长矛的士兵,他们用来冲破敌阵的外围。从两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武士壁画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武士身影。
隋唐时期为了应对突厥的北方威胁,建立了强大的骑兵,在唐朝时期达到了巅峰,唐朝依靠骑兵长驱直入,一举捣毁突厥的王廷,使整个突厥民族彻底被打败,最终衰落下来,再也不能和中原王朝作对。后来五代十国纷争大大削弱了中原王朝的实力,北方的游牧民族才兴盛起来,重新形成了强大的骑兵力量。
宋朝是个文官管理武将的奇特朝廷,皇帝为了达到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发展到连行军打仗布阵都要依照皇帝给予阵图的地步,所以宋代军队的战斗力是很弱的,远没有达到后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时代的辉煌,朝廷也非常没有进取心,军队没有以前各朝扩土开疆的功绩,连从前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也无心收回。这时北方的蒙古族壮大起来,建立了超过以前所有朝代的骑兵队伍。蒙古人依靠骑兵,作战时赶着牛羊为食,向西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向北一直到俄罗斯,向东到库页岛,向南到南海,建立起疆域空前广大的大元帝国,蒙古骑兵令欧洲所有国家的军队胆寒。到了明清时期,骑兵仍然是整个国家最强大的军队。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古代的兵役制度是什么样的,古代作战能力最强的兵种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