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十月初一没送寒衣能补救吗 十月一送寒衣忘了怎么办

2021-10-27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十月初一来了,你不知道,十月初一寒衣节走了,你才想起来还没有送寒衣,从寒衣节送寒衣节的讲究来看,寒衣节是可以提前送寒衣的,但是寒衣节之后能送寒衣却不清楚,那么十月初一没送寒衣能补救吗?十月一送寒衣忘了怎么办呢?接下来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查询了解下吧。

十月初一没送寒衣能补救吗 十月一送寒衣忘了怎么办

寒衣节

  十月初一没送寒衣能补救吗

  十月初一没有送寒衣能后补,但因为各地风俗习惯不一样,具体的要看你所在地区。寒衣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十月一送寒衣忘了怎么办

  看你所在地区的规定。

  寒衣节送寒衣是很多地区该节日到来时都有的习俗,按照习俗,是在寒衣节这一天给逝去的亲人朋友送寒衣,是最合适不过的日子。如果因为有事情,寒衣节当天不能前往送寒衣,提前几天其实也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过了寒衣节的日子,也就说:可以提前,但不可以拖后,一般是提前2-3天就好了。

  寒衣节什么时候送寒衣

  寒衣节当天送寒衣最好,而且在时间上面最好是上去9:00-12:00之间,而在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此外祭拜送寒衣之时,大家要心怀感恩与缅怀之情,不要睹物伤情,忧伤悲痛,因为这个时间正是卜阴气旺盛的时间,你的伤心难过,容易招来阴邪之气上身,影响身心健康,不得不防。反而应开开心心,让冥界先人也感受到你生活的很开心快乐,这种和谐的气氛是最好的。

十月初一没送寒衣能补救吗 十月一送寒衣忘了怎么办

寒衣节

  寒衣节送寒衣的讲究

  寒衣节当天送寒衣是最合适的。但并不是说一定要在当天进行,如果节日当天有事不方便的话,也可以提前送寒衣。提前会显得比较周到,如果推迟就是错过了寒衣节的日子。所以可以提前。

  做寒衣外用兰纸和内用白纸,当中薄薄的一层棉花用胶水糊上就可,做冬衣上下一套,和鞋。不会做去花圈店可做。烧时代三颗香,和纸金元宝同烧,用一大张纸糊个口袋装,写上名讳,地点就可。禁忌送冬衣不准不加棉花。

  祭拜送寒衣之时,大家要心怀感恩与缅怀之情,不要睹物伤情,忧伤悲痛,因为这个时间正是阴气旺盛的时间,你的伤心难过,容易招来阴邪之气上身,影响身心健康,不得不防。反而应开开心心,让冥界先人也感受到你生活的很开心快乐,这种和谐的气。

  寒衣节是祭奠亡人的一个节日,它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送寒衣代表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十月初一没送寒衣能补救吗 十月一送寒衣忘了怎么办

寒衣节

  不同地区的寒衣节习俗

  山东多是人们上坟祭祖的传统日子,这天上坟除了烧纸以外,还用彩纸剪做衣帽,焚于墓前,有“十月一,上坟烧寒衣”之说,意为祖先捎去过冬衣服。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还于傍晚到野外路口,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祭祀,添“御寒衣”;

  北京有句谚语叫“十月一,送寒衣”。意思是天气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应该给死去的亲人寄点寒衣去。于是人们总是预先糊好“寒衣包”、“金银包袱”,在包袱外面写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后再焚化了;

  江苏人在“寒衣节”这天,人们把各色彩纸糊成的冥衣,装在一红纸袋里,上写亡者的身份和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后拿到门外焚化,以示对亡人的记挂;

  山西寒衣节在这天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陕西人在寒衣节这天则用各种色纸剪糊成衣服,黄昏时在祖先坟茔烧掉,谓之送寒衣。据民间传说为孤魂会,人们在送寒衣时,除给祖先焚烧外,还要多烧给无主的孤魂。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十月初一没送寒衣能补救吗,十月一送寒衣忘了怎么办”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annianli.tianqi.com/)原创,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相关推荐

2021寒衣节是哪天 2021什么时候是送寒衣的日子

寒衣节的来历是什么 寒衣节的来历故事

寒衣纸什么时候开始烧 寒衣节送寒衣有件数限制吗

寒衣节是提前烧还是当天 十月一送寒衣可以提前烧吗

寒衣节烧纸有什么讲究 寒衣节可以提前几天烧纸

2021寒衣节送寒衣的时间 2021年送寒衣有什么讲究

相关推荐

生活常识
更多 >>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