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过七夕 七夕来源于哪个朝代

2021-08-06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说起现如今的七夕情人节,大家都知道由来已久,特别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在商家推波助澜下,也已经演变成当下一个十分特殊的情人节,但从追溯节日起源,大家知道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过七夕的吗?而七夕来源于哪个朝代?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过七夕 七夕来源于哪个朝代

七夕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因受外来文化影响,洋节逐渐流行中国,媒体炒作,七夕节在当代又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起源哪个朝代

  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

  七夕节的乞巧习俗,始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节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七夕节的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与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七夕节盛行于哪个朝代

  七夕节盛行于宋元之际。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过七夕 七夕来源于哪个朝代

七夕

  七夕为什么会变成“中国情人节”

  作为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的情人节,本身代表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同时还体现出社会价值的不断演变。七夕等同于中国情人节,甚至现在认为七夕就是中国情人节,这其中的原因不难推测。

  首先,农耕文明逐渐淡化,农耕时代早已一去不返。原本在农耕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有着天然的崇拜感,男耕女织是社会常态。七夕通过妇女穿针乞巧来表达人们对手艺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现在,早已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即使是农业文明也开始借助于现代技术推进,依附于男耕女织这一社会结构的七夕,对于现代人来讲意义不算深刻,作为传统节日而存在,不像宣扬孝道、团圆那样更有时代共鸣感。

  其次,牛郎织女作为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悲切的爱情故事一直广为流传。经过不断演化,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与七夕结合在了一起,因此七夕本身就带有少女对爱情的美好祈愿。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七夕原有的乞巧含义逐渐被淡化,反而是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话题被突出,并渐渐成为七夕的主流含义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过七夕 七夕来源于哪个朝代

七夕

  七夕的别称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

  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过七夕,七夕来源于哪个朝代”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欲了解更多七夕相关资讯请点击》》》七夕情人节

想了解更多资讯内容,请点击》》》中国传统节日专题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annianli.tianqi.com/)原创,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相关推荐

中国的七夕与西方情人节的区别 中国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有什么差异

中国七夕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七夕节风俗食物有哪些

中国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七夕节的传统活动有哪些

中国七夕什么时候开始作为情人节的 七夕是什么时候被叫做情人节的

中国七夕是什么节日 七夕写的是什么节日

中国情人节是元宵节还是七夕节 中国真正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相关推荐

生活常识
更多 >>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