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 资讯 > 正文

端午节传统风俗 五月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2020-12-08  来源:天气万年历  【字体:  

  导读:中国传统节日众多,端午节就是其中一个,而且还有着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个存在,大家想不知道端午节都不行。那么,端午节传统风俗是什么?五月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端午节传统风俗 五月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端午节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至于赛龙舟这个习俗从何而起,还是来源于历史典故。根据古时传说,屈原含冤投江之后,楚国人十分悲伤,他们相信楚原是忠心贤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

  然而当他们奋力到达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了,他们担心湖中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借划龙舟来驱散湖中的鱼。后来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赛龙舟活动,赛龙舟之习俗盛行于当时的吴、越、楚三国。之后人们以端午赛龙舟的方式来祈祷风调雨顺。

  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佩香囊

  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端午节传统风俗 五月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悬艾叶

  悬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艾叶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体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挂艾叶的习俗,但是区别于作用不一样,南方利用艾叶祛邪祛病,而北方进行避毒避恶,其药理相通,都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

  系五彩绳

  五彩绳又称为五色丝、五彩丝,中国古代时期崇敬五色,五彩绳的五色代表五行——赤木水火土,彼此相生相克,蕴含着吉祥如意。所以端午节那天长辈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将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以保孩子平安。五彩绳不可以弄断或者丢弃,据说佩戴五彩绳的孩子可以消灾避难,以防蛇虫伤害。

  粽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粽子不能和西瓜一起吃

  粽子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但是由于里面含有的糖分太高,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不和含糖量十分高的食物一起吃,而且粽子不容易消化,而西瓜则是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因此吃了糯米再吃西瓜很容易消化不良的!

端午节传统风俗 五月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吃粽子

  2、粽子不能和八宝粥同吃

  粽子本身就是各种谷类做的食物,一般都是大米或者是糯米还有一些地方习惯用小米一起做粽子的,所以很难消化,而八宝粥一般也是各种豆子做成的,如果吃粽子的时候再吃八宝粥很容易闹肚子或者是消化不良的。

  吃粽子别吃太多就行,没听说不能和什么食物一起吃的,关键别吃太多,粽子是高热量的食物,适当吃对身体有好处 麦芽水、白萝卜吃粽子的好搭档 糯米既难消化,又容易使血糖快速升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或吃后痛苦不已,有没有办法改变糯米的这些性质呢?

  糯米搭档,可以帮助消化,延缓吸收,控制血糖升高速度。 改善消化首推麦芽水、白萝卜或白萝卜水,它们都是具有利食破积作用的食物,吃粽子的时候做搭档,可以促进消化。还有,老人和孩子等胃肠功能不好,吃粽子后可能会出现便秘症状,最好搭配着吃些动物血、黑木耳、香蕉、洋葱、土豆、菠菜等,这些食物具有通便功效。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端午节传统风俗,五月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内容吗?不妨点击》》》端午的来历及习俗

想了解更多资讯内容,请点击》》》中国传统节日专题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annianli.tianqi.com/)原创,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相关推荐

端午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端午节传统食品有哪些

端午节吃什么东西 中国过端午节人们都吃些什么

端午节吃什么糕点 端午节传统糕点有哪些

端午节吃什么食物 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是什么

端午节吃咸鸭蛋的寓意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咸鸭蛋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是什么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相关推荐

生活常识
更多 >>
友情链接
合作邮箱: kf@tianqi.com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4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