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年历> 热点标签> 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导读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中秋吃梨的习俗很多人还都遵循着,梨是中秋团圆宴上必不可少的水果。中秋节吃梨意思是把要把“分离”吃掉,表示永远团圆不分离的意思。中秋节的时候正好是鸭梨以及各种雪花梨上市的时间,这个时间吃梨其实非常的好,而且离清热解火润喉止咳养肺。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节日期间有祈求团圆的民俗,宋苏轼有《水调歌头》,早在宋代,人们就借月抒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赋予了中秋“祈盼团圆”的主题。后世中秋节的主要民俗活动都围绕着“团圆”这一主题来进行,故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月饼又被称作是团圆饼,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所以也就寓意着家庭美满成为了家人团聚的象征,这种美好的寓意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月饼成为了中秋节家家户户必备的食物,亦或是走访亲朋好友必备的礼品。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人们通过在中秋节赏月来寄托思绪,也是人们渴望团圆的美好心情。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鬼节是七月十五。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El。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周时已有秋分祀月之说,秦汉前后有中秋敬老的活动,还赐以糍粑饼。赏月、祭月、敬老习俗汇合起来,经过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增益,就成了后世的中秋习俗。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因此,八月十五是是指中秋节的时间。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农历七、八、九月为秋季,其中八月叫“仲秋”,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常言道“月到中秋分外明”,是因为一年之中,只有这时,天高气爽,月亮显得又圆又大,特别明亮。中秋之夜皎洁美丽的月亮,引发人们遐想连翩,创作出许多与月亮有关的动人故事和赏月的民俗活动,中秋便成了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节日。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1、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2、喝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为多见。3、吃蟹 。大闸蟹是江浙地区人们中秋必不可少的助兴菜肴,每人一只,伴着姜醋,拆分食之,是最好的消磨时间的方式。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7
  • 八月十五正好是八月的的一半,是秋季的正中,所以叫做中秋节。中国的农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八月十五正好是仲这个时间段,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6
  •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6
  • 中秋节是团圆节,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中秋节又称“八月节”,与被称为“五月节”的端午、正月初一的元旦并称为一年中的“三大节”。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6
  •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 详情>>
    标签 : 时间:2020-05-26

天气网万年历,方便查询节假日、黄道吉日、宜忌,准确推算日期,帮您出行,结婚安排时间!

Copyright © 2009-2025 wannianli.tianqi.com 万年历.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 联系我们